[实用新型]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8080.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9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姜衍礼;王成辉;岳武成;崔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泓循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李福新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孵化 过渡区 内网 育苗孵化装置 积水区 冷水鱼 孔板 外盒 分隔 本实用新型 后挡板 水产养殖领域 顶部敞口 盒状结构 上下两层 外盒内腔 装置结构 不均匀 出水孔 孵化率 规模化 后面板 前面板 下面板 右面板 左面板 侧壁 内腔 养殖 应用 保证 | ||
1.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设有外盒,所述外盒由前面板(3)、左面板(4)、后面板(5)、右面板(6)、下面板(7)围成的顶部敞口的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内网,所述内网设有后挡板(9)和孔板(10),所述后挡板(9)和所述孔板(10)相连接形成横截面为T字形结构,所述孔板(10)上设有孵化孔(11);所述内网设置于所述外盒的内腔,使所述孔板(10)面朝上,所述后挡板(9)与所述下面板(7)之间设有空隙(16);所述内网将所述外盒内腔分隔为积水区(15)、过渡区(17)、孵化区(20),所述后挡板(9)将所述过渡区(17)、所述孵化区(20)与所述积水区(15)相分隔,所述孔板(10)将所述过渡区(17)和所述孵化区(20)分隔为上下两层,所述过渡区(17)设于下层;所述积水区(15)与所述过渡区(17)通过所述空隙(16)相连通,所述过渡区(17)与所述孵化区(20)通过所述孵化孔(11)相连通,所述积水区(15)与所述孵化区(20)通过所述后挡板(9)相互分隔且互不连通;所述孵化区(20)的侧壁设有出水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8)和所述孵化孔(11)均为长条形孔,所述出水孔(8)呈矩形阵列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孵化区(20)内的所述前面板(3),所述孵化孔(11)呈矩形阵列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孔板(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8)宽度为3mm,所述孵化孔(11)宽度为3mm;相邻所述出水孔(8)间的孔距为5mm,相邻所述孵化孔(11)间的孔距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5)、所述左面板(4)、所述右面板(6)、下面板(7)及所述后挡板(9)围成所述积水区(15),所述积水区(15)后部设有梯形凹槽(14),所述梯形凹槽(14)的后壁由所述后面板(5)组成,所述后面板(5)的下沿高于所述下面板(7),所述梯形凹槽(14)底部为斜面(1),所述后面板(5)的下沿和所述下面板(7)后沿通过所述斜面(1)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区(15)底部设有排水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8)内紧密插有水管(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9)为PVC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10)与所述后挡板(9)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孔板(10)下方设有支腿(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10)的一侧边缘和所述后挡板(9)的面正交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鱼育苗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9)和所述孔板(10)注塑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泓循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泓循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80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分离鱼卵仔鱼的孵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