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控制双面纬编机专用大盘齿轮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5321.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洛江宏硕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4 | 分类号: | D04B15/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盘齿轮 压圈 支撑座 耐磨片 底面 大盘 双面纬编 智能控制 顶面 本实用新型 圆心 环形方式 螺丝紧固 配合间隙 运行空间 上端 延伸 螺丝 下端 转动 | ||
智能控制双面纬编机专用大盘齿轮传动机构,大盘内径面的上端通过螺丝紧固有压圈,大盘内径面的下端向圆心方向继续延伸,该延伸的部分作为支撑座,支撑座的宽度大于压圈的宽度,压圈通过大盘悬置于支撑座的正上方,压圈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大盘齿轮,压圈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作为大盘齿轮转动时的运行空间,大盘齿轮的底面与支撑座的顶面紧密相触;大盘齿轮的顶面与压圈的底面之间设置有10~50个耐磨片,每个耐磨片均通过螺丝紧固于压圈的底面,10~50个耐磨片之间以环形方式分布于压圈的底面;耐磨片与大盘齿轮的配合间隙为0.1mm。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大盘齿轮运行更稳定、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面纬编机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双面纬编机专用大盘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双面纬编机中的大盘齿轮在高速运转的时候会发生上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移圈斜面织物产生暗影或者花形移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双面纬编机专用大盘齿轮传动机构,它具有结构新颖、大盘齿轮运行更稳定、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措施:智能控制双面纬编机专用大盘齿轮传动机构,它是由压圈、大盘齿轮、大盘、耐磨片组成,其特征在于,
大盘内径面的上端通过螺丝紧固有压圈,大盘内径面的下端向圆心方向继续延伸,该延伸的部分作为支撑座,支撑座的宽度大于压圈的宽度,压圈通过大盘悬置于支撑座的正上方,压圈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大盘齿轮,压圈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作为大盘齿轮转动时的运行空间,大盘齿轮的底面与支撑座的顶面紧密相触;
大盘齿轮的顶面与压圈的底面之间设置有10~50个耐磨片,每个耐磨片均通过螺丝紧固于压圈的底面,10~50个耐磨片之间以环形方式分布于压圈的底面;
其中,耐磨片与大盘齿轮的配合间隙为0.1mm。
大盘齿轮的中部串接有一根竖向转轴,驱动装置通过转轴来控制大盘齿轮的高速圆周运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磨片由于与大盘齿轮的配合间隙仅为0.1mm,这种结构就能有效地防止大盘齿轮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发生上移,最终能有效地避免移圈斜面织物产生暗影或者花形移位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移圈斜面织物的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大盘齿轮运行更稳定、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于现有鞋面机中大盘齿轮传动机构的纵切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连接结构纵切面图。
图中:A-压圈、B-大盘齿轮、C-大盘、D-耐磨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智能控制双面纬编机专用大盘齿轮传动机构,它是由压圈A、大盘齿轮B、大盘C、耐磨片D组成,其特征在于,
大盘C内径面的上端通过螺丝紧固有压圈A,大盘C内径面的下端向圆心方向继续延伸,该延伸的部分作为支撑座,支撑座的宽度大于压圈A的宽度,压圈A通过大盘C悬置于支撑座的正上方,压圈A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大盘齿轮B,压圈A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作为大盘齿轮B转动时的运行空间,大盘齿轮B的底面与支撑座的顶面紧密相触;
大盘齿轮B的顶面与压圈A的底面之间设置有10~50个耐磨片D,每个耐磨片D均通过螺丝紧固于压圈A的底面,10~50个耐磨片D之间以环形方式分布于压圈A的底面;
其中,耐磨片D与大盘齿轮B的配合间隙为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洛江宏硕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洛江宏硕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5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智能纬编机中的新型卷布机构
- 下一篇:一种梳栉摆轴轴向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