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气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4713.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申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张敏;贾学杰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罐 预处理罐 进料管 发酵罐 太阳能加热装置 压缩空气管道 沼气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开关阀 排出口 废渣 连通 加热预处理 螺旋输送机 温度传感器 压缩空气源 底部侧壁 第一开关 废渣收集 竖向设置 厌氧发酵 进料口 料位仪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预处理罐、中间罐和发酵罐。预处理罐通过第一进料管与中间罐连接,中间罐通过第二进料管与发酵罐的进料口连接。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预处理罐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加热装置,该太阳能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预处理罐,中间罐通过一压缩空气管道与压缩空气源连通。预处理罐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中间罐上设有料位仪,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第三开关阀。发酵罐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废渣排出口,该废渣排出口通过一螺旋输送机与废渣收集池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厌氧发酵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气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沼气发酵又称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的粪便、秸秆、屑壳、杂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该可燃性混合气体被称之为沼气。
一个完整的沼气发酵工程,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包括了如下工艺流程:原料的收集、预处理、沼气池发酵、出料的后处理和沼气的净化与存储等,目前,发酵原料在预处理段处理完后输送至沼气池中发酵的过程中,常常存在输送管道堵塞,原料输送稳定性差以及发酵系统中能耗高、厌氧发酵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厌氧发酵效果好的沼气发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预处理罐、中间罐和发酵罐,所述预处理罐通过第一进料管与所述中间罐连接,所述中间罐通过第二进料管与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预处理罐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加热装置,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预处理罐,所述中间罐通过一压缩空气管道与压缩空气源连通;所述预处理罐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间罐上设有料位仪,所述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发酵罐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废渣排出口,所述废渣排出口通过一螺旋输送机与废渣收集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均为气动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的侧壁上还设有发酵液排出口,所述发酵液排出口通过一发酵液输送管与存液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液输送管上设有离心泵。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液输送管在所述离心泵之后分支出一循环管路,所述发酵罐上设有回流口,所述循环管路的出口与所述回流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限流孔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为2~3MPa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沼气发酵装置结构简单,包括预处理罐、中间罐和发酵罐,预处理罐用于对发酵原料的加热预处理,通过加热预处理破坏发酵原料的细胞壁木制结构,使得发酵原料更易于分解,有利于提高后续的厌氧发酵效果,提高产气率。
预处理罐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预处理罐,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防止了额外能量的消耗,有利于降低这个发酵系统的能耗。
此外,中间罐用于暂存进入发酵罐内的进料,通过在中间罐上连接压缩空气管道,当需要进料时,可以通过压缩空气压送原料进入发酵罐内,有效防止了进料管道的堵塞,保证了进入发酵罐内物料的稳定性,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沼气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4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