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4264.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英;吴锦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6C1/397 | 分类号: | E06C1/397;E06C1/383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自动行走梯 连接杆 电控 电控方式 驱动机构 移动梯子 有效解决 有效实现 传动轴 从动轮 控制盒 主动轮 传动 疲劳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包括传动轴、主动轮、驱动机构、控制盒、连接杆A、连接杆B、主体、从动轮。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整个动力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开关进行控制,操作方便简单,使用者容易学会使用;采用电控方式,可以准确、有效实现移动的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人上上下下移动梯子的问题,有效改善人员的疲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办公场所或居家生活中,人们放取、粘贴高处物件或擦洗高处玻璃、墙壁、物件等,常用的手扶梯或人字梯辅助攀高,这类梯子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自动行走,若人想要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则需要人走下梯子抬过去,再重新攀高,这样上上下下,十分麻烦且累。针对常见梯子不能自动行走的问题,研发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帮助人们避免上上下下抬动梯子,对改善劳动条件、改善人们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包括传动轴、主动轮、驱动机构、控制盒、连接杆A、连接杆B、主体、从动轮;所述主体设置为两个且其一端相互铰接,两个主体的另一端分离且分别安装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固定轴安装在主体上,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相邻的一端相互铰接,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主体的分离端,所述控制盒安装在主体相互铰接处,控制盒通过控制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上安装有电源接头。
所述传动轴和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和驱动机构之间通过传动装置传动。
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或皮带。
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均通过两根平行的杆组成,两根平行的杆之间设置若干连接杆。
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机构、控制器均固接在连接杆A或连接杆B 上。
所述固定轴固定在主体上,从动轮与固定轴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整个动力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开关进行控制,操作方便简单,使用者容易学会使用;采用电控方式,可以准确、有效实现移动的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人上上下下移动梯子的问题,有效改善人员的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1-传动轴,2-主动轮,3-传动装置,4-驱动机构,5-控制器, 6-控制盒,7-信号线,8-连接杆A,9-连接杆B,10-电源接头,11-主体,12-固定轴,13-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电控自动行走梯,包括传动轴1、主动轮2、驱动机构4、控制盒6、连接杆A8、连接杆B9、主体11、从动轮13;所述主体11设置为两个且其一端相互铰接,两个主体11的另一端分离且分别安装有主动轮2和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2通过传动轴1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从动轮13通过固定轴12安装在主体11上,所述连接杆A8和连接杆B9 相邻的一端相互铰接,连接杆A8和连接杆B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主体11的分离端,所述控制盒6安装在主体11相互铰接处,控制盒6 通过控制器5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控制器5上安装有电源接头10。
所述传动轴1和主体1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11和驱动机构4 之间通过传动装置3传动。
所述传动装置3为齿轮或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4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梯子
- 下一篇:一种高地隙喷雾机爬梯折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