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比色法快速测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2350.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军;程涵宇;石志永;郝忠剑;李进;何洋洋;周冉;栾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纸 反应显色 比色卡 缓冲槽 标准比色卡 检测试纸 比色法 槽设置 载板 脱脂棉 比色装置 快速检测 汞离子 引导线 引流线 预分析 盖板 进样 损毁 微孔 稀释 读出 相通 参考 应用 制造 | ||
一种使用比色法快速测汞装置,属于比色装置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标准比色卡、检测试纸、试纸载板;试纸载板上设置有缓冲槽、试纸反应显色槽和比色卡槽;缓冲槽和试纸反应显色槽通过微孔组相通,比色卡槽设置在试纸反应显色槽一侧;缓冲槽内设置有脱脂棉,其底部设置引导线;试纸反应显色槽设置试纸盖板,其底部设置引流线;标准比色卡设置在比色卡槽内,检测试纸设置在试纸反应显色槽内。该装置能对进样试剂浓度进行预分析,以防止错误的操作导致的仪器损毁。由于该装置能够估读出汞离子浓度,进而为稀释倍数提供参考,在快速检测领域有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比色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比色法快速测汞装置。
背景技术
汞的分析与监测是汞污染防治的基础。原子荧光法是检测汞元素最常用方法。在采用原子荧光法分析样品中汞含量的过程中,如果进样浓度过高,原子荧光计容易出现故障,不仅影响工作进度,也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给科研机构带来财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待测样品中汞的浓度是未知的,如何快速有效的确定待测样品中汞的浓度是否超过仪器的进样限值,成为了提高样品分析效率、保护实验仪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的量程预警方法主要依赖预实验,使用比色法进行的预试验包括溶液直接比色法,分光光度比色法和试纸标准比色卡比色法。溶液直接比色法,指通过与特定的螯合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直接使用肉眼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分光光度比色法一般通过稀释极大的倍数后进样检测,若远小于检测限,在逐步减小试样浓度,直至能够达到检测的最低限度为止。由于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验的步骤进行多次的消解,稀释操作极其浪费实验时间。并且由于在预试验中,仪器检测浓度区间跨度较大,损耗光电部件,造成仪器不稳定,标准曲线的绘制困难问题,并导致共用仪器的实验难以继续进行,拖慢整个实验室的实验进度;上述两种方法在预试验时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稀释工作,消解工作,标准曲线绘制工作大大延缓了实验的进度,而试纸标准比色卡比色法指将溶液涂敷在试纸上,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后出现特征显色,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半定量的结果。
利用试纸进行检测有极大的优势。试纸的制备方便,显色迅速,操作便捷,效果明显。当前存在的试纸主要分为:酸碱试纸、半定量试纸、区间试纸、生化试纸、试剂试纸。其中,半定量试纸是指纸上浸渍有灵敏度和选择性都高的试剂,与被检对象接触时显示特征颜色,以颜色深浅与所附标准色阶比较,可作半定量测定。例如,用于检出硫化氢的乙酸铅试纸、检出臭氧和氧化剂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出硼酸盐的姜黄试纸等。市面上常见的半定量试纸,可用于测定水中的Al、NH3、As、Ca、Cl、CN、CrO42-、Co、Cu、Fe、Ag、K、Mn、Ni、 NO2、NOx、SO2、Sn、Zn、抗坏血酸、过氧化物以及水的总硬度等。各种试纸的标准色阶间隔不一,例如有5~20~50~125~250~500毫克/升的,由于这种试纸的色阶间距较大,分辨力不太高,故只能作半定量分析。如果存在干扰元素,事先须经前处理。为了提高选择性,还出现了一种商品,称多层试纸,它由几层构成,分别涂以胶粘剂、缓冲剂、掩蔽剂、氧化剂(或还原剂)、显色剂等,有时一层上就包含有几个组分。目前对汞的检测试纸方面尚处于空白,主要是因为,汞的危害认识相对较晚,当时化学分析与电化学分析的方法已经大量普及,而汞的生态毒性强,环境中的微量或痕量存在都可能通过生物富集、生物放大等作用造成巨大的环境问题,检测时一般都进行微量或痕量分析,因此在方法上较为依赖现代分析仪器。检测试纸的重要性一度被忽略。随着这些年环境事业的推进,汞的监测实验大量进行,仪器损坏与返修较为频繁,严重滞后延误相关研究的连续性。以原子荧光为例,由于其使用类似胶片的显影原理,但样品中汞的浓度过高时,会出现残影而导致低浓度样品无法检测的问题,而且这种残影极难洗去,一旦产生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修理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2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原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纤维成分快速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