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0921.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素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12/02;G08C23/02;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控 声控装置 物联网 本实用新型 控制按键 保护屏 防滑板 接线座 粘贴板 高清摄像头 声音传感器 声音调节器 一体化结构 二极管 固定卡扣 基极电流 集成芯片 嵌入安装 外接线路 语音装置 插线座 出声孔 电池盖 电源座 三极管 螺丝 内屏 传导 感知 合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其结构包括保护屏、控制按键、防滑板、粘贴板、固定卡扣、电池盖、高清摄像头、螺丝、保护外壳、插线座、独立声控装置、出声孔,保护屏与显示内屏为一体化结构,控制按键嵌入安装于合金框的内部,防滑板上设有粘贴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结构上设有独立声控装置,在使用该声控仪时,电源座和线路接线座是与外接线路连接,通过声音传感器的感知声音来工作,在声音调节器作用下,线路传导到集成芯片,通过二极管与三极管的作用下产生基极电流,最后通过线路接线座与语音装置相连接,这样单独的声控装置,能够更好、快速地处理声音,更加迅速地做出声控反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属于声控物联网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计算机到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网民数的与日俱增,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产生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但这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远程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装置是市场的需求。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630384.2的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包括能将语音转换为命令信号的声控手机以及物联网设备,所述声控手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连接通信,可以实现利用语音远程控制物联网设备的功能,但是该现有技术的声音处理在同一块电路板上进行工作,导致对声音输入和输出的处理速度慢,使装置的反应会有延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的声音处理在同一块电路板上进行工作,导致对声音输入和输出的处理速度慢,使装置的反应会有延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其结构包括保护屏、控制按键、合金框、显示内屏、防滑板、粘贴板、固定卡扣、电池盖、高清摄像头、螺丝、保护外壳、插线座、独立声控装置、出声孔,所述保护屏与显示内屏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按键嵌入安装于合金框的内部,所述防滑板上设有粘贴板,所述固定卡扣的后表面与保护外壳的正表面相黏合,所述电池盖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上,所述保护外壳的正表面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螺丝通过螺纹与保护外壳相连接,所述插线座与保护外壳相连接,所述独立声控装置安装于保护外壳的内部,所述出声孔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的正表面,所述独立声控装置包括固定孔、线路接线座、电源座、三极管、铜板、声音调节器、声音传感器、集成芯片、二极管,所述固定孔嵌入安装于铜板上,所述线路接线座的下表面与铜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电源座与三极管电连接,所述声音调节器与集成芯片相连接,所述声音传感器安装于铜板上,所述二极管的底部与铜板相焊接,所述铜板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高清摄像头的左侧与防滑板的右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板的正表面与固定卡扣的后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屏嵌入安装于合金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内屏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框为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耐蚀性和强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内屏长为15cm,宽为2.5cm,高为5cm。
本实用新型一种声控物联网的装置,结构上设有独立声控装置,在使用该声控仪时,电源座和线路接线座是与外接线路连接,通过声音传感器的感知声音来工作,在声音调节器作用下,线路传导到集成芯片,通过二极管与三极管的作用下产生基极电流,最后通过线路接线座与语音装置相连接,这样单独的声控装置,能够更好、快速地处理声音,更加迅速地做出声控反应。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0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