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ECU仿真测试用汽车尾门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0106.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佩磊;邹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艾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架底座 支杆 转轴 汽车尾门 连接杆 摆杆 试验装置 升降板 本实用新型 仿真测试 撑杆 可转动连接 对称设置 使用寿命 上表面 尾门锁 上端 真实性 车型 垂直 试验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CU仿真测试用汽车尾门试验装置,包括台架底座、固定于台架底座的两根支杆、及位于两根支杆之间的转轴、摆杆、连接杆、升降板和撑杆,两根支杆分别对称设置于台架底座的两侧,且支杆与台架底座的上表面相互垂直,转轴、摆杆、连接杆、升降板和撑杆皆位于台架底座的上方,升降板位于转轴的下方,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杆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两根摆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转轴的两端,两根摆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两端连接,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尾门锁。本实用新型模拟开启和关闭汽车尾门的动作及不同车型的汽车尾门的重量,从而提高试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ECU仿真测试用汽车尾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ECU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或“车载电脑”等,控制电动尾门的所有动作。在现代汽车中,电动尾门功能已成为高档、高配车辆的一个亮点。一些车辆尾门力矩较大,开关汽车尾门对于力量较小的车主相当吃力。由于电动尾门的方便、大气、尾门开口范围大等特点,深受车主们喜欢。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42378.2的一种汽车尾门外开锁且外开关门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车尾门两侧呈对称结构的铰链、尾门铰链、可调限位机构、摆杆、作动器、第一可调机架、可调装置基架、第二可调机架,还包括横杆、缓冲块、PLC控制器。虽然自动化程度高,模拟了人们在生活运用汽车时,开启和关闭汽车尾门的实况动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该实验装置需要安装在试验车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测试成本,而且无法模拟不同车型的尾门重量,使试验结果缺乏科学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CU仿真测试用汽车尾门试验装置,模拟开启和关闭汽车尾门的动作及不同车型的汽车尾门的重量,从而提高试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ECU仿真测试用汽车尾门试验装置,包括台架底座、固定于台架底座的两根支杆、及位于两根所述支杆之间的转轴、摆杆、连接杆、升降板和撑杆,两根所述支杆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台架底座的两侧,且所述支杆与所述台架底座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所述转轴、所述摆杆、所述连接杆、所述升降板和撑杆皆位于所述台架底座的上方,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杆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摆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两根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尾门锁,所述台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尾门锁相对应的锁扣,所述锁扣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台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缓冲机构;
将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支杆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两根所述摆杆之间设有加重块,所述加重块设有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
两根所述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铰接,所述升降板设有驱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两根所述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摆杆下方的滑块铰接,所述滑块设有驱动其沿着所述摆杆的方向滑动的滑动驱动机构;
所述尾门锁的门锁驱动电机和所述撑杆的撑杆驱动电机分别与ECU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密封缓冲条和弹簧,所述密封缓冲条沿着左右方向设置且所述密封缓冲条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缓冲条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拱形结构,所述台架底座和所述密封缓冲条之间沿着所述密封缓冲条的长度均匀分布有若干根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台架底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密封缓冲条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艾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艾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0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开关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机模拟的FCT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