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OTDR的自动配置光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9902.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孚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传输系统 光放大器 网管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传输链路 发射单元 系统接收 自动配置 实时监控单元 实时在线监控 补偿链路 链路异常 确保系统 输出功率 中断传输 插损 链路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OTDR的自动配置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系统发射单元、WDM、光放大器、系统接收单元、网管控制单元和OTDR,所述网管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系统发射单元、所述光放大器、所述系统接收单元和所述OTDR。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传输系统在原有光传输系统中加入OTDR实时监控单元,能在不中断传输业务的情况下对传输链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并且对于传输链路老化、链路插损增加所造成的链路异常情况,可通过调整光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来补偿链路损耗,确保系统正常工作,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OTDR(OTDR: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的自动配置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由于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低、抗电磁干扰性好、信道串扰小、保密性好等优点得到大量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高速数据业务、图像业务的迫切需求,以及高速因特网、视频业务等宽带业务的的接入,人们对光纤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光传输系统的监控和维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有很大一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缺乏对通信链路的在线式监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通信设备老化,通信光纤、光纤接头衰减逐渐增加,部分通信系统更是由于传输链路衰减过大、接收功率过小以至于超过系统设计的门限,从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传输过程误码严重,影响正常的通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光传输系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OTDR的自动配置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在原有光传输系统中加入OTDR实时监控单元,能在不中断传输业务的情况下对传输链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并且对于传输链路老化、链路插损增加造成的链路异常情况,所述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光放大器输出功率来补偿链路损耗,使系统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在接收范围之内,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本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系统发射单元连接第一WDM的信号端,OTDR连接所述第一WDM的反射端;
第一跨段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WDM和第二WDM的公共端,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WDM和第三WDM的信号端,所述第二WDM和所述第三WDM的反射端互相连接;
第二跨段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WDM和第四WDM的公共端,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WDM和第五WDM的信号端,所述第四WDM和所述第五WDM的反射端互相连接;
第三跨段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WDM和第六WDM的公共端,所述第六WDM的信号端连接系统接收单元;
所述网管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OTDR、所述系统发射单元、所述第一光放大器、所述第二光放大器和所述系统接收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OTDR的自动配置光传输系统,在原有的光传输网络中加入所述OTDR实时监控单元,所述OTDR发出的脉冲光与所述系统发射单元发出的信号光通过所述第一WDM合波进入传输光纤,由于所述脉冲光与所述信号光不在同一个波段,不能同时经过光放大器,所以所述脉冲光在经过所述的第一光放大器、第二光放大器前通过所述的第二WDM、第四WDM下载,经过所述的第一光放大器、第二光放大器后再通过所述的第三WDM、第五WDM合波进入所述传输光纤,在所述系统接收单元前的所述第六WDM处再下载通过反射端面反射,所述OTDR通过所述传输光纤的后向散射和反射端面的菲涅尔反射对传输链路进行实时在线监控。
优选地,所述OTDR具备覆盖整个传输系统的足够的动态范围,所述OTDR通过所述的WDM2、第二WDM、第三WDM、第四WDM、第五WDM和第六WDM在所述传输系统中上下监控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孚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孚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9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