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5510.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绍锐 |
主分类号: | H01R13/50 | 分类号: | H01R13/50;H01R1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本体 电插头 插片 螺管 注塑 半圆形槽 塑料合页 塑料圆棒 插头 拐角处 阶梯状 螺纹 杯状 顶线 滚花 紧线 螺筒 圆孔 外边 组装 一体化 | ||
一种电插头,是一种不使用工具即可组装的电插头,结构是:插头本体(1)在上方拐角处,注塑有一体化塑料合页,插头本体(1)两侧制有扣合后为圆孔的半圆形槽,插头本体(1)的尾部制有螺管,后螺筒(2)是一个内部制有螺纹的杯状圆筒,旋在插头本体(1)尾部的螺管上,顶线钮(3)是一个阶梯状的塑料圆棒,一端外边制有滚花,另一端镶有紧线钉,插片(4)的规格与普通插头的插片完全相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常见的电插头是由两半个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的插头本体和插片组成,必须使用螺丝刀进行组装才能使用,这在某些场合会感到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插头,目的是:创造一种不使用工具就可以安装的电插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插头本体制成带合页的两半,两侧留有过旋钮的孔,后部制有可分成两半的阳螺管,旋上一个杯状的后螺筒使其一体,原来内部的螺钉制成外露的旋钮状螺钉,这样,即可完全不使用工具,只用双手即可装配完成了。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特征是:插头本体在插片孔上方拐角处,注塑有一体化塑料合页,插头本体两侧制有扣合后为圆孔的半圆形槽,插头本体的尾部制有螺管,后螺筒是一个内部制有螺纹的杯状圆筒,旋在插头本体尾部的螺管上,顶线钮是一个阶梯状的塑料圆棒,一端外边制有滚花,另一端镶有紧线钉。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创造了不使用工具,完全使用手即可组装的电插头。
附图说明:
下边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本体掀开的侧视图,为看清内部,上半部已剖开。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线钮的主视图,下半部是剖开的。
图中:1.插头本体,2.后螺筒,3.顶线钮,4.插片,5.插片孔,6.固片桩,7.绕线桩,8.紧线钉,9.螺管,10.压线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插头本体1,后螺筒2,顶线钮3,插片4组成,插头本体1上制有插片孔5,固片桩6,绕线桩7,螺管9,压线桩10;顶线钮3中心嵌有紧线钉8。
见图2,插头本体1是由塑料(通常使用ABS或PP、PA塑料)注塑而成的盒形零件,前端(图2左方)制有插片孔5,插片孔5是两个长方形孔,尺寸和大小及间距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制作,在插片孔5上方拐角处,注塑有很薄的一体化塑料合页,通过该合页,可使上下两片张开和扣合自如。插头本体1两侧制有扣合后为圆孔的半圆形槽。插头本体1内部制有向内的突起,如固定插片4的固片桩6,防止引线松动的绕线桩7和压线桩10。插头本体1的尾部(后端,图2右部)制有螺管9,螺管9是一个沿中心线分成两半的、外部制有粗牙螺纹的管子,当插头本体1上下两半个扣在一起时,螺管9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管子,其外部的螺纹也就成了一个完整的阳螺纹。
后螺筒2是一个内部制有螺纹的杯状圆筒,使用与插头本体1同样材料注塑而成,其内螺纹与插头本体1尾部的螺管9外部的螺纹规格相同,配合使用,为防止开裂和方便使用,后螺筒2前端制有加厚加粗的旋钮状部分,该部分外部制有滚花。后螺筒2后部相当于杯子的底部之处,开有穿线用的圆孔。成品的内底部还垫有硅胶制成的中间有孔的圆垫圈(图上未示出)。
顶线钮3结构见图3,也是用与插头本体1同样材料注塑而成的旋钮,是一个阶梯状的圆棒,左端外边制有滚花,右端镶有嵌件,即紧线钉8,紧线钉8是一个普通螺钉,为防止内部与塑料部分分离而转动,注塑前使用冲床将螺钉头部冲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绍锐,未经杨绍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5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硬件接口的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便于自动焊接的DVI18+1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