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蛎撬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3022.3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施火结;谢宇;陈辉;任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4 | 分类号: | A22C2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射 撬刀 海蛎 本实用新型 驱动端口 驱动装置 弹射杆 壳机 流水线作业 驱动 生产效率 壳取肉 弹出 减小 颈椎 可用 上臂 伸入 机械化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蛎撬壳机,包括存放撬刀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弹射通道,弹射通道的两端具有撬刀弹射端口及撬刀驱动端口,所述弹射通道后侧设置有驱动装置包括由外部伸入撬刀驱动端口的弹射杆,所述箱体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弹射杆在弹射通道内往复运动驱动撬刀向弹射端口弹出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海蛎撬壳的机械化,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保护了工人的上臂和颈椎。同时,该机械可用于海蛎撬壳取肉的流水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蛎撬壳机。
背景技术
海蛎的深加工最关键部分在于开壳取肉这一方面上,中国对海蛎深加工研究的过程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在水产品生产加工的设备上研制能力也相对国外薄弱很多,大部分还是停滞在理论研究阶段上,很多主要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还是依靠进口的。中国海蛎的主要养殖地在沿海的一些城市,其大部分养殖地仍然采用最为传统的人工方式开壳或者在煮熟后自然开壳。但人工开壳得到的海蛎有时品质较差,且人工重击撬刀时比较费力,撬海蛎壳劳动强度较大,长期劳作对人体上臂及颈椎损害较大,生产率也不高;煮熟后再开壳,破环了海蛎鲜嫩的口感,造成海蛎营养成分的流失。为此,需要一种海蛎撬壳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海蛎撬壳机,包括存放撬刀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弹射通道,弹射通道的两端具有撬刀弹射端口及撬刀驱动端口,所述弹射通道后侧设置有驱动装置包括由外部伸入撬刀驱动端口的弹射杆,所述箱体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弹射杆在弹射通道内往复运动驱动撬刀向弹射端口弹出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转轴、与驱动转轴固定连接的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外周具有沿轴向往复的槽道,所述弹射杆侧部固定连接有内设置有插入槽道的滑杆,当圆柱凸轮转动时,滑杆沿槽道往复运动并带动弹射杆往复运动,所述弹射杆后侧还设置有用于辅助弹射杆弹出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旁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置有轴承座,所述驱动转轴两端套设于轴承座内,所述固定座包括水平支撑板及竖直固定板,所述弹射杆背离箱体的一端插入竖直固定板内,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弹射杆外周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作用于竖直固定板另一端作用于滑杆。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具有放置撬刀的斜向设置的坡道,所述坡道中部设置有分料辊,所述分料辊外周间隔设置有阻隔撬刀下行的挡板,所述分料辊一端伸出箱体且同轴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驱动转轴上同轴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旁侧设置有抵顶凸轮外表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朝向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棘轮摆杆,所述棘轮摆杆上端部与箱体铰链连接,棘轮摆杆下端铰接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当凸轮转动时,棘轮摆杆带动棘爪拨动棘轮转动从而实现挡板翻转带动撬刀的逐个滑入弹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弹射杆朝向弹射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转轴背离圆柱凸轮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一离合器与驱动转轴连接,所述离合装置器包括驱动电机输出端经联轴器连接的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与驱动转轴相向面具有相互配合的花键以及套于联动轴用于实现花键脱离的拨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完成海蛎的撬壳动作,使撬刀伸入海蛎中,完成撬开海蛎的作用,并实现海蛎撬刀的自动装夹。相比以往的人工去壳,海蛎撬壳机利用机构重击撬刀,解决了人工重击撬刀费力伤身的问题,同时还能提高海蛎去壳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国内海蛎产品的加工水平,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人体健康、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国内硬质贝壳的撬壳脱肉,解决现在国内大部分对硬质贝壳还是使用人工开壳脱肉的生产状况,从而减轻劳动者的疲劳,保护其肢体健康,提高硬质贝壳撬壳脱肉的产业化水平。实现硬质贝壳去壳机械化,对减轻劳动者负担、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3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品沥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鲈鱼腌制速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