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空气能余热循环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8694.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左崑;吴福顺;尚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先锋润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4H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发生器 空气热能 循环风管 本实用新型 软水储水箱 电磁空气 余热循环 加热管 热能泵 冷气 无水 高压水泵 进水口端 冷气出口 吸热翼片 一端连接 出汽口 出水口 储气包 低流量 供空气 进水管 进水口 软化水 制备机 自循环 散热 气能 热泵 制热 加热 蒸汽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空气能余热循环蒸汽发生器,包括空气热能泵和电磁蒸汽发生器,空气热能泵的进水口端通过进水管连接在软水储水箱的出水口上,软水储水箱的进水口上连接着软化水制备机,空气热能泵和电磁蒸汽发生器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接,在循环风管上安装有一低流量高压水泵,循环风管的一端连接在空气热能泵的冷气出口上,另一端穿过电磁蒸汽发生器并回到空气热能泵的吸热翼片上,气热能泵和电磁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均与二次无水加热管连接,二次无水加热管与蒸汽储气包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气能热泵在制热时会产生大量的冷气给电磁蒸汽发生器散热,且电磁蒸汽发生器的热量加热这些冷气,又可以供空气热能泵利用,实现自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设备,具体为一种电磁空气能余热循环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蒸汽发生器领域里,一般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和空气能热泵两种形式来产生蒸汽;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这种方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
空气能热泵是按照“逆卡诺”原理工作的,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具体过程是: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地冷媒,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媒中,冷媒再导入水中,产生热水。通过压缩机空气制热的新一代热水器,即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形象地说,就是“室外机”像打气筒一样压缩空气,使空气温度升高,然后通过一种-17℃就会沸腾的液体传导热量到室内的储水箱内,再将热量释放传导到水中。
上述的两种蒸汽发生装置有自身的优点也有自身的缺点,如电磁加热设备的电子元件在高温下极易产生故障,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季节。本设备的设计构想是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和空气能热泵的双重节能技术原理下所产生的,利用电磁加热泵的叠加节能效应,避开以上两个技术在各自加热环节中的不利之处,把两个技术的优势部分结合在本设备之中,从而达到可以获取比同类设备更高的热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空气能余热循环蒸汽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磁空气能余热循环蒸汽发生器,包括空气热能泵和电磁蒸汽发生器,所述空气热能泵的进水口端通过进水管连接在软水储水箱的出水口上,所述软水储水箱的进水口上连接着软化水制备机,所述空气热能泵和电磁蒸汽发生器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接,在所述循环风管上安装有一低流量高压水泵,所述循环风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空气热能泵的冷气出口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电磁蒸汽发生器并回到所述空气热能泵的吸热翼片上,所述气热能泵和电磁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均与二次无水加热管连接,所述二次无水加热管与所述蒸汽储气包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气热能泵安装在一壳体内,壳体的三面均设有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化水制备机上连接着一给水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化水制备机和软水储水箱之间通过透明的塑料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磁蒸汽发生器和软水储水箱上均安装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PLC控制柜,PLC控制柜与所述空气热能泵、电磁蒸汽发生器、软化水制备机和低流量高压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次无水加热管包括管体和耐高温电感线圈,耐高温电感线圈缠绕在管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先锋润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先锋润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8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