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防积料分解炉鹅颈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7073.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策;肖战定;孙俊杰;连学文;郑波;谢建中;庞有峰;夏静慧;周峰;王巧林;赵磊;李小劝;刘小千;毕慧文;李海强;王彬彬;杨明辉;李然;张妮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炉 导流段 上半管 鹅颈管 弯管段 下半管 积料清理 防积料 积料 空心管状结构 工作效率 管状腔体 施工成本 同轴分布 影响产品 圆弧结构 字型结构 承载板 密闭 连通 | ||
本新型涉及一种高效防积料分解炉鹅颈管结构,包括导流段、弯管段,所述的导流段为圆形空心管状结构,弯管段两端与导流段相互连通,其中弯管段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上半管和下半管相互连接,并构成密闭管状腔体结构,其中上半管为“U”字型结构,且上半管横截面为与导流段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下半管包括两个横截面呈矩形的承载板。本新型一方面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鹅颈管易产生积料现象和因积料而导致分解炉因系统塌料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分解炉管道积料清理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分解炉管道积料清理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解炉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高效防积料分解炉鹅颈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分解炉设备运行及使用中发现,传统的鹅颈管均采用的传统“U”型圆柱弯管结构,虽然可以满足物料、。气流输送等做作业的需要,但由于鹅颈管的弯曲半径相对较大,从而导致在鹅颈管位置极易产生大量的积料现象,从而极易因积料厚度过大、震动等原因而导致积料掉落坍塌现象,从而大致物料受到积料污染,严重影响了水泥产品质量,同时为了消除积料现象,需要工作人员频繁使用高压气流等方式对鹅颈管进行清理作业,劳动强度大、清理作业工作效率低下,清理作业运行能耗高且清理作业时,往往需要分解炉停止运行,从而严重影响了设备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导致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增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分解炉用鹅颈管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防积料分解炉鹅颈管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有效的满足了鹅颈管的过气量稳定的同时,一方面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鹅颈管易产生积料现象和因积料而导致分解炉因系统塌料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分解炉管道积料清理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分解炉管道积料清理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防积料分解炉鹅颈管结构,包括导流段、弯管段,所述的导流段为圆形空心管状结构,弯管段两端与导流段相互连通,其中弯管段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上半管和下半管相互连接,并构成密闭管状腔体结构,其中上半管为“U”字型结构,且上半管横截面为与导流段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下半管包括两个横截面呈矩形的承载板,承载板以上半管中点对称分布,并与上半管轴线平行分布,且两承载板前端面相连,并构成40°—80°夹角,承载板上表面与上半管最小间距为导流段管径的0.5—1.5倍,承载板最小宽度为上半管直径的1/5,最大宽度与上半管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段和弯管段间通过弹性连接管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半管和下半管相互接触面面间通过弹性密封条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板上表面均布若干与上半管轴线平行的导流槽,下表面设强化连接筋,所述的强化连接筋为框架结构,且两承载板间通过强化连接筋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板下表面设至少一个振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板上表面另设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至少两个伸缩杆与承载板上表面连接,所述的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承载板上表面和调节板下表面铰接,且所述的调节板与承载板间间距为0—50厘米,且调节板与承载板间呈0—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杆为液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板为实心板、网板及栅板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有效的满足了鹅颈管的过气量稳定的同时,一方面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鹅颈管易产生积料现象和因积料而导致分解炉因系统塌料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分解炉管道积料清理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分解炉管道积料清理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7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线加热炉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良好的棕刚玉微粉加工用固定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