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藏冷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6261.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涛;徐同;李春阳;苗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9/00;F25D17/06;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仓 底部冷凝器 冷却风机 横向开口 制冷系统 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 冷藏冷冻 压缩机 配置 流出 并联设置 辅助散热 送风路径 稳定运行 散热 侧壁 可选 受控 吸入 上游 流动 保证 | ||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储物间室;
压缩机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后部下方,以安装压缩机和冷却风机,且所述压缩机配置成位于所述冷却风机送风路径的下游;
底部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仓内,且配置成位于所述冷却风机送风路径的上游;和
至少一个侧部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至少一个侧壁内部;其中
所述压缩机仓的底部前侧具有横向开口,以允许空气流入或流出所述压缩机仓;
所述冷却风机配置成将空气经由至少部分所述横向开口吸入所述压缩机仓,并促使其依次流动通过所述底部冷凝器、所述冷却风机和所述压缩机后经由至少部分所述横向开口流出;以及
所述侧部冷凝器与所述底部冷凝器并联设置,并配置成可选地受控运行以与所述底部冷凝器同时对制冷系统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鼓风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仓内,且位于所述冷却风机送风路径和所述压缩机的下游,配置成促使流向其的空气加速自至少部分所述横向开口流出所述压缩机仓;其中
所述横向开口由所述压缩机仓的底部支撑板和所述箱体后壁板之间的间隙限定形成;且
所述鼓风机配置成使其送风口朝向至少部分所述横向开口设置以促使自所述压缩机仓流出的空气继续向前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部冷凝器上,以检测其温度;其中
所述鼓风机配置成,当所述底部冷凝器的温度大于环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一差值时,受控启动以对所述压缩机仓进行强制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通风管道,设置于位于所述鼓风机前侧的箱体底部空间内,且其后端向后延伸至与所述鼓风机的所述送风口对接;其中
所述通风管道配置成具有自后向前逐渐增大的横截面积,以使由所述压缩机仓流出的空气逐步向前扩散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挡风隔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横向中间位置,且沿前后方向自所述箱体底壁的前部向后延伸至所述箱体底部的后端,以将所述箱体的底部区域分为左右两部分,并阻止所述两部分区域内的空气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其中
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通风管道在横向方向上均整体地位于所述挡风隔板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侧部冷凝器配置成,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上限阈值时受控运行,以对所述制冷系统进行辅助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侧部冷凝器配置成与所述底部冷凝器通过控制阀并联设置,并通过所述控制阀的受控连通实现与所述底部冷凝器同时运行,以共同对所述制冷系统进行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具有自由散热模式和嵌入散热模式;
当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运行于所述自由散热模式时,所述侧部冷凝器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上限阈值时受控运行;以及
当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运行于所述嵌入散热模式时,所述侧部冷凝器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上限阈值时受控运行;且
所述第一上限阈值小于所述第二上限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至少三个距离传感器,其中三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以分别检测所述冷藏冷冻装置与位于其两侧和后侧的墙体和/或柜体之间的距离;其中
当所述冷藏冷冻装置与位于其两侧墙体和/或柜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与位于其后侧墙体和/或柜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运行嵌入散热模式;以及
当所述冷藏冷冻装置与位于其两侧墙体和/或柜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或所述冷藏冷冻装置与位于其后侧墙体和/或柜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运行自由散热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62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