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4291.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阳;刘灿波;孟凯;孙怀彬;冯小虎;谢晓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宝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沉淀池 活性炭回收装置 加炭 本实用新型 收集区 泥水分离区 活性炭 出水阀门 出水管道 运行成本 装置操作 分离区 分水板 集水槽 进水管 收集斗 阀门 剪机 污泥 回收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高效沉淀池的污泥通过高剪机处理,然后进入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此装置主要包括上部分的分离区和下部分的收集区;上部分的泥水分离区主要有进水管、集水槽、圆形分水板、V型漏斗、出水管道、出水阀门;下部分收集区主要设有V型收集斗、排炭管道和排炭阀门。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装置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活性炭回收率高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吸附剂,它用烟煤、无烟煤、褐煤、果核或者木屑等多种原材料碳化和活化处理制成的黑色多孔颗粒。它的主要物理特性是孔隙结构及其分布,在活化过程中晶格间生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空隙,因而形成巨大的表面积,所以炭水接触面积很大,吸附能力很强。
现代的水处理技术中,高效沉淀池加入活性炭是一种很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因为活性炭的强吸附性,使得高效沉淀池出水水质更优,处理效率更快,但是由于在高效沉淀池处理整过过程时间比较短,活性炭吸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活性炭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虽然高效沉淀池用了污泥回流,但此方法对于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是有限的,还有大部分的活性炭随着污泥而外排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对高效沉淀池外排污泥里的活性炭回收利用是相当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部分的分离区和下部分的收集区;上部分的分离区主要有进水管、集水槽、圆形分水板、V型漏斗、出水管道、出水阀门;下部分的收集区主要设有V 型收集斗、排炭管道和排炭阀门。
所述的分离区的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进水管直接与集水槽相连。
所述的分离区的集水槽下方是V型漏斗,漏斗中间安装有圆形分水板,可以让泥水均匀分布;分离区设置有出水管道。
所述的分离区V型漏斗与收集区直接相连。
所述的收集区设置V型收集斗、排炭管道和排炭阀门。
本实用新型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装置操作简单,回收时间短,运行成本低,提高了活性炭的利用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A-分离区;B-收集区;
1-进水管;2-进水阀门;3-集水槽;4-圆形分水板;5-V型漏斗;6-出水管道;7-出水阀门;8-V型收集斗;9-排炭管道;10-排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体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此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部分的分离区A和下部分的收集区B;上部分的分离区A主要有进水管1、进水阀门2、集水槽3、圆形分水板4、V型漏斗5、出水管道6、出水阀门7;下部分的收集区B主要设有V型收集斗8、排炭管9和排炭阀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4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效果好的水处理药剂混合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小型化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