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1473.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桂;贺军;黄丙寅;袁芦荻;蔡渊源;王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白芳仿 |
地址: | 2156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器 撑开 把持器 本实用新型 撑开部件 便利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包括把持器和连接于所述把持器端部的可撑开部件。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给医生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可撑开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骨的,例如脊椎骨、椎间盘,并且能移植到体内的假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撑开融合器。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加之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所以,在骨科临床上,脊柱退行性变成为多发病、多见病,这种病症主要体现为椎间盘退行性、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等,由此直接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迫。为彻底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生理曲度,保障脊柱稳定,患者均需手术治疗。同时,一部分脊柱畸形、脊柱外伤、脊柱肿瘤、脊柱返修和脊柱感染病患也需进行椎间融合术来稳定腰椎节段。椎间融合术的原理是将椎间融合器利用手术植入患者的椎间,用于撑开并导正椎体间的距离,最后令上下椎节融合在一起,使椎节间更加稳固。目前常见的融合器高度固定,使用时不能灵活调整,治疗不同患者需提前试模制定符合其使用的固定规格的融合器,这就导致一个规格的融合器仅能适用一种患者,因而融合器适用范围窄,给医生手术带来较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给医生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可撑开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包括把持器和连接于所述把持器端部的可撑开部件。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其中所述把持器包括杆状空心外六角起子、锁紧手轮、夹紧套和外套,所述夹紧套套于杆状空心外六角起子外且一端螺纹连接锁紧手轮,另一端端部设置用于夹持可撑开部件的夹持爪,所述外套包覆于夹紧套外,转动所述锁紧手轮时,所述夹紧套能够在外套内沿外套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其中所述可撑开部件包括与所述杆状空心外六角起子配合连接的内六角多孔连接杆,呈等腰梯形的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上底面相互靠近后以内六角多孔连接杆为镜面对称轴布置在其两侧,所述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与内六角多孔连接杆之间形成的楔形空间内分别装设有滑块一、滑块二,所述滑块一、滑块二与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之间通过梯形槽卡合且与内六角多孔连接杆螺纹连接并可沿内六角多孔连接杆轴向相向或相离运动。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其中所述杆状空心外六角起子、外套靠近可撑开部件的一端端部均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其中所述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中部开孔且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齿,所述内六角多孔连接杆上开设有若干小孔。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其中所述夹持爪有两个且夹持在滑块一两侧。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通过调节杆状空心外六角起子可进行上、下连接块撑开高度的调节,满足多种手术植入所需高度,使得一种融合器具有多种规格,大大拓宽了融合器的适用范围,极大地方便了医生作业。同时,上述起子内部为中空结构,可适时填入骨植入物,诸如填入人工骨,以便更好地与新生骨生长速度保持同步。锁紧手轮和套在夹紧套外面的外套便于融合器上夹持爪的张开和抓紧,有效改善了融合器的把持性能,提升了融合器植入时的安全性、稳定性。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融合器对脊柱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融合率高,无植骨融合的并发症,可普遍应用于临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融合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融合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1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