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网警示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0967.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季昆玉;杨君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黄淑娟 |
地址: | 2253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 警示器 线夹板 电网 夹板 动态平衡 工具结构 警告标志 螺栓控制 线缆表面 弹性件 压紧力 扭断 配电 受力 压板 扭曲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工具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警示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结构的不足之处,避免固定结构对线缆的破坏,通过弹性件以及调节螺栓控制调节压板的压紧力,能够使得上/下线夹板对线缆的作用力动态平衡,当线夹板下方的警告标志受力过大时,能够使线夹板与线缆之间相对转动,不会使线缆一起扭曲旋转,进而保护线缆,防止扭断以及线缆表面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工具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警示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电网电站以及重要的节点设备会伴有较强烈的噪音以及其他干扰,因此通常会布置在较为偏僻原理用电用户的位置,因此在供电节点以及用户电表之间会分布大量的电线线缆,由于实际需要,线缆或者电线穿越道路或者其他建筑结构不可避免,为防止带有高压电流的电线线缆对道路或线缆下方的行人车辆造成危险,在一些必要的位置应当在线缆上固定连接警告标志以提醒行人车辆。根据警告的需要,各类警告标志的类型各不相同,其尺寸、质量也千差万别,但现有警告标志采用的固定装夹结构都只注重牢固性,力求将警告标志牢固连接在线缆上以防止跌落晃动却忽视了对线缆的影响,特别是一些设有橡胶保护层的线缆上,经常会发生线缆表皮以及内部结构被固定结构破坏导致破损的情况,一方面破坏了电网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使这些警告牌的维护安装工作过程容易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紧密连接固定同时避免线缆被破坏的电网警示器固定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便捷,有利于安装工作的效率效果以及提高电网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警示器固定结构,包括半圆环形截面的上线夹板和下线夹板,所述上线夹板和下线夹板的上侧铰接拼接成圆筒状,上线夹板和下线夹板之间夹有线缆;上线夹板和下线夹板的下侧均设有凸出部,凸出部上设有螺纹孔;两个凸出部之间连接有警示标志;
上线夹板的内弧面上设有压板腔,压板腔内设置有调节压板,所述调节压板在压板腔内上下移动,压板腔的两侧设有导向槽,调节压板的两侧设有导向块,调节压板通过导向块沿与上线夹板连接,导向块沿导向槽滑动;压板腔上设有调节孔,调节孔设有螺纹,调节孔中插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伸入压板腔中,调节螺栓底部与调节压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上线夹板和调节压板相对的面上设有避空槽,弹性件设于避空槽内,所述避空槽为方条状,所述弹性件为长条瓦片状弹性片,弹性片的两端分别抵在调节板上,其拱起的背部朝向调节螺栓。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调节压板的外端面为弧面,弧面上设有沿线缆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下线夹板的内侧面上设体验沿线缆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导向块从调节压板两侧凸出构成,导线块为角状从压板腔一侧向外延伸。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导向槽、导向块分别设有多个;所述调节孔以及弹性件分别设有多个,并沿线缆延伸方向均匀分布。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所述上线夹板和下线夹板两端的圆弧面设有圆滑的倒角。
其有益效果在于:
克服了现有结构的不足之处,避免固定结构对线缆的破坏,通过弹性件以及调节螺栓控制调节压板的压紧力,能够使得上/下线夹板对线缆的作用力动态平衡,当线夹板下方的警告标志受力过大时,能够使线夹板与线缆之间相对转动,不会使线缆一起扭曲旋转,进而保护线缆,防止扭断以及线缆表面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0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