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针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0724.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本性;张玥;马铁明;田辉;高子雁;王淑娟;苏妆;刘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84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帽 艾炷 艾绒筒 本实用新型 温针灸器 装配孔 针柄 热传导效果 活动套接 散热翅片 医疗器具 中部区域 装配方便 纵向固定 隔离台 侧壁 内腔 套接 通孔 针体 治疗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针灸器,包括针体(1)及针柄(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艾炷装配帽(3)及艾绒筒(5);所述艾炷装配帽(3)与针柄(2)活动套接;在所述艾炷装配帽(3)的底部固定设有隔离台(4);所述艾绒筒(5)内中部区域设有装配孔(6);所述艾绒筒(5)经装配孔(6)与艾炷装配帽(3)套接;在所述艾炷装配帽(3)的内腔纵向固定设有散热翅片(7);在所述艾炷装配帽(3)的侧壁设有通孔(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治疗安全,热传导效果理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针灸器。该温针灸器具可用于温针灸治疗时保持燃烧的艾绒柱火头牢固不掉落、灰烬不散落,保证治疗时的安全。
背景技术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针灸针手柄插上燃烧的艾绒粒是现在温针灸治疗普遍应用的器具和方法,艾绒粒 逐渐燃烧,灰烬散落造成治疗环境的污染,由于艾绒粒安装的并不牢固,燃烧的艾绒粒火头有可能掉落,一方面造成治疗者烫伤,另一方面引燃衣被造成火灾事故,给进行温针灸治疗造成危害和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治疗安全,热传导效果理想的温针灸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温针灸器,包括针体、针柄、艾炷装配帽及艾绒筒;所述艾炷装配帽与针柄活动套接;在所述艾炷装配帽的底部固定设有隔离台;所述艾绒筒内中部区域设有装配孔;所述艾绒筒经装配孔与艾炷装配帽套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艾炷装配帽的内腔纵向固定设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艾炷装配帽的侧壁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温针灸器中设有艾炷装配帽,可戴于针柄上,将艾绒筒配于艾炷装配帽上,艾绒筒燃烧时,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艾炷装配帽的底部固定设有的隔离台可有效防止艾火脱落灼伤皮肤,从而保护治疗人员的安全。艾炷装配帽的内腔纵向固定设有的散热翅片以及艾炷装配帽侧壁设有的通孔可有效提高针体的传热效率,从而强化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图。
图中:1、针体;2、针柄;3、艾炷装配帽;4、隔离台;5、艾绒筒;6、装配孔;7、散热翅片;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温针灸器包括针体1、针柄2、艾炷装配帽3及艾绒筒5;所述艾炷装配帽3与针柄2活动套接;在所述艾炷装配帽3的底部固定设有隔离台4;所述艾绒筒5内中部区域设有装配孔6;所述艾绒筒5经装配孔6与艾炷装配帽3套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艾炷装配帽3的内腔纵向固定设有散热翅片7。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艾炷装配帽3的侧壁设有通孔8。
温针灸的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先取长度在 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套入艾炷装配帽,艾炷装配帽的底部一般距皮肤2~3cm,再在艾炷装配帽的外部套入艾绒筒,从其下端点燃施灸。艾绒筒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但其长度为2cm,直径1cm,燃烧时间为30min。本实用新型艾炷装配帽3的内腔纵向固定设有的散热翅片7以及艾炷装配帽3侧壁设有的通孔8可有效提高针体的整体传热效率,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0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