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0614.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7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楚风瑶韵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加湿器 圆柱形连接块 下壳体 连接装置 上壳体 本实用新型 圆弧槽 环形套筒内壁 配件技术领域 环形套筒 导向槽 卡接槽 适配 拆卸 费力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形连接块,且圆柱形连接块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柱形连接块的外表面且位于圆弧槽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下壳体的顶部且位于圆柱形连接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圆柱形连接块相适配的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湿器配件技术领域。该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大大增强了固定连接效果,并且很好的方便了人们的拆卸或安装,无需人们非常费力的将陶瓷加湿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分离或安装,实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将陶瓷加湿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分离或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湿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现在的陶瓷大多是用于制作花瓶或装饰材料,而有些陶瓷制作成陶瓷加湿器,除了是便于人们观赏,而且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
现有的陶瓷加湿器,大多是有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加湿部件,而下部分是用来存放加湿液,现有陶瓷加湿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大多是直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然而,这样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效果较差,且拆卸或安装十分不便,人们需要非常费力的将陶瓷加湿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分离或安装,不能实现既快速又方便的将陶瓷加湿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分离或安装,从而给人们使用陶瓷加湿器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效果较差,且拆卸或安装十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形连接块,且圆柱形连接块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柱形连接块的外表面且位于圆弧槽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下壳体的顶部且位于圆柱形连接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圆柱形连接块相适配的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壁的一侧通过卡接弹簧固定连接有T型卡头,所述T型卡头远离卡接弹簧的一端贯穿环形套筒并延伸至环形套筒的内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且连接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圆弧槽相适配的卡头,所述连接套筒的两侧均开设有与T型卡头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套筒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弹簧固定连接有与T型卡头相适配的T型压头,且T型压头的底部贯穿环形套筒并延伸至环形套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L型推头,所述上壳体内壁底部的两侧且位于L型推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加湿器本体,所述超声波加湿器本体的顶部连通有加湿管。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加湿器本体的一侧连通有抽液管,所述下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液泵,且抽液泵的出液口与抽液管远离超声波加湿器本体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连通有加液管,且加液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节流阀,所述环形套筒的顶部且位于T型压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加湿器用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楚风瑶韵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楚风瑶韵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0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