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食品检测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9526.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华;王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郾***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食品检测 取样器 转盘 边框 扭力弹簧 底端 转动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顶端安装 转动转盘 上端 压板 卡住 客户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食品检测取样器,包括套筒和边框,所述套筒的内部顶端安装有边框,所述套筒的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侧底端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与套筒相连,所述连杆的右侧安装有压板。该手持式食品检测用取样器,通过第一支座和第一扭力弹簧的配合,能够省去了工作人员手动用力推动转盘进行转动的操作,方便了工作人员,使转盘可以连续的转动,防止出现转盘被卡住需要重新转动转盘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食品检测用取样器。
背景技术
对于膏状的、絮状的食品进行取样时,通常采用管状的取样器,将样品通过插入的方式进行取样,当时如果样品的厚度不够,不容易一次性采集到所需要的量,这样不仅会给取样人员带来工作上的负担,而且同一样品多次取样,期间也可能会产生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例如申请号为201720220579.1的专利,是由取样盒和固定在取样盒侧壁的把手构成,该专利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需要进行检测的原料刮取下来填充进收集容器中,无法通过取样器轻松便捷的使原料自动装进收集容器重,操作起来极其的不便捷,并且无法保证容器被填充满,会出现容器无法装满或者容器开口处堵塞导致无法继续填充,影响了取样检测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疏通的操作,大大增加了取样的时间,影响了进行取样检测的进度,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食品检测用取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食品检测用取样器,包括套筒和边框,所述套筒的内部顶端安装有边框,所述套筒的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侧底端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与套筒相连,所述连杆的右侧安装有压板,所述连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上端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右侧通过第二扭力弹簧与连杆的左侧顶端相连,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卡齿,所述边框的内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啮合相连,所述转盘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与边框相连,所述轴承安装于边框,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边框,所述转轴的底端周围安装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三扭力弹簧与转轴相连,所述边框的底端左侧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内部活动连接有试管。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顶端安装有支架,所述套环的内部顶端设有卡爪,所述支架的内部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底端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与卡爪的顶端相连,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套环,所述支架的顶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顶端设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左侧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右侧设有磨纹。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持式食品检测用取样器,通过第一支座和第一扭力弹簧的配合,使工作人员通过压板推动连杆后,使连杆自动带动第二卡齿带动转盘进行转动然后返回原位置,省去了工作人员手动用力推动转盘进行转动的操作,方便了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支座和第二扭力弹簧的配合,防止转盘被卡住而需要重新转动转盘,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第二挡板和第三支座的配合,能够使原料被源源不断地推入试管的内部,避免出现试管未被填满而影响取样检测的效果,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未经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9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