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8873.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 回收系统 施工装置 雨水收集 弹簧 人员操作 转动相连 连接件 舒适性 弯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施工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前端的弯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旁侧还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经连接件与所述把手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把手的后端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大部分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且成递增趋势,以致国家不得不花费巨资建设调水工程。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居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
在现有技术中,雨水蓄水模块为重要的雨水回收系统,其中,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挖基坑,然后做混凝土底板,然后做蓄水模块。其中,混凝土底板施工之前需要做钢筋架,钢筋架一般由钢丝将多根钢筋绑在一起制作而且。目前来说,钢丝一板利用钢筋钩子进行绑扎固定。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空间较小,操作人员在绑扎固定过程中,钢筋钩子容易掉落,这样钢筋钩子很难找寻,同时有可能出现砸伤人的情况出现,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钢筋钩子比较小,操作人员不好用力操作,影响绑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施工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混凝土钢筋架的安装效率,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施工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前端的弯钩,所述把手的旁侧还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经连接件与所述把手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把手的后端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环及设置于套环一侧的转轴,所述套环经螺栓固定于所述把手的中部外缘面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套环转动相连,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把手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转轴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经所述转轴与所述套环转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侧部设有一弧形连接杆,所述把手的后端侧部设有一弧形插杆,所述弧形连接杆内设有一空腔,所述弧形插杆插设于所述空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连接杆及弧形插杆插设置于所述弹簧内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①基坑开挖;
②钢筋混凝土底板制作;
③蓄水池模块的安装;
④泥土回填;
⑥管道及设备的安装。
所述步骤②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制作之前,需要先进行钢筋架的制作,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钢筋架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弯钩将钢丝对钢筋进行绑扎。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利用钢丝对钢筋绑扎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抓住把手及连接杆,利用弯钩对钢丝对钢筋进行绑扎。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小间隙钢丝绑扎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抓住弹簧,旋转弯钩,对钢丝进行转动绑扎。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8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用智能雨水回用系统
- 下一篇:屋顶雨水收集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