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8712.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田昌凤;张强;熊雪琴;吴兴绍;冠聪;王海燕;子丽天;仇智斌;周开敏;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带 支撑装置本体 连接件本体 支撑件本体 活动安装 连体结构 支撑装置 夹紧件 可调节 下端 本实用新型 高度调整 固定件 紧固件 卡紧件 平直度 下边缘 脊瓦 卡紧 可调 支架 组装 灵活 申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在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的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连接件本体,在连接件本体的一侧通过固定件活动安装有夹紧件,夹紧件的一端与连接件本体的一端相连接;在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支撑件本体,在支撑件本体上通过紧固件活动安装有用于卡紧脊瓦下边缘的可调卡紧件。本申请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灵活,能有效保证所安装避雷带的平直度的同时也实现了可根据实际安装或使用的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高度调整,使其满足安装或者是实际使用的需求,能对避雷带支架进行简便、高效且高质量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带支撑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属于避雷带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瓦屋面布设避雷带时,避雷带的紧固固定较为困难,并且实际固定过程中,由于瓦屋面坡度较大,且存在高差,故当避雷带安装在瓦屋面上方时,避雷带的平直度不易控制,更重要的是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不可调整控制,现有的房屋的避雷系统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常用的避雷带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的屋顶避雷带一般采用镀锌圆钢,距屋面一定距离,沿屋脊和屋面周圈布置,传统建筑物中,屋顶避雷带的固定是采用预埋镀锌扁钢,扁钢突出建筑物一段距离,避雷带焊在镀锌扁钢顶端。这种镀锌圆钢制成的避雷带在实际建筑物屋面进行固定安装时,由于避雷带的总长一般均在千米以上,并且需布设上千个避雷带支持卡,因而在瓦屋面制成的建筑物屋面固定避雷带时,不仅施工难度大,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不可调整控制,而且工程量大。
因此为了更好的支撑固定避雷带,该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其结构形式有别于传统在瓦屋面制成的建筑物屋面固定避雷带时,固定避雷带的圆钢结构的支撑装置无法调整。
因此,需研制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避雷带支撑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有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灵活度高、能有效保证所安装避雷带平直度和安装高度的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下端可调节高度的避雷带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1),在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1)的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连接件本体(11),在连接件本体(11)的一侧通过固定件(2)活动安装有夹紧件(3),夹紧件(3)的一端与连接件本体(11)的一端相连接;在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连体结构的支撑件本体(12),在支撑件本体(12)上通过紧固件(4)活动安装有用于卡紧脊瓦下边缘的可调卡紧件(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避雷带支撑装置本体(1)整体为钢制的棒状体构件,该棒状体构件为带有螺纹的螺杆或是丝杆,该螺杆或是丝杆的上端通过夹紧件(3)与避雷带(6)相连接,下端通过可调卡紧件(5)与脊瓦下边缘相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本体(11)整体为钢制的圆形或者是环形构件,在该圆形或者是环形构件的中部开设有一个供固定件(2)穿过并固定的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本体(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为深螺纹或者是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2)为六角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件(3)包括左右相对布置的左夹紧件(31)和右夹紧件(32),右夹紧件(32)与左夹紧件(31)整体均为钢制的弧形板状体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8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