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8643.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杆 输送带 侧出风 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 冷却机构 冷却装置 送风管路 出风孔 顶面 复数 均布 方向设置 冷却效率 平行设置 中空结构 后侧面 正对 垂直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及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左侧弧形杆、右侧弧形杆及前侧出风管,所述左侧弧形杆及右侧弧形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前侧出风管设置于所述左侧弧形杆与右侧弧形杆之间,所述左侧弧形杆与右侧弧形杆的底面上均布有复数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正对所述输送带的顶面设置,且所述左侧弧形杆及右侧弧形杆分别与一送风管路相连;所述前侧出风管的后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输送带的顶面平行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输送带设置,且所述出风口垂直于所述输送带的运转方向设置,所述前侧出风管与一送风管路相连。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冷却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主要用于蓄水模块生产完成之后的冷却。
背景技术
雨水蓄水模块提供雨水蓄水模块,PP模块水池雨水综合利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其中,PP模块主要是由各个单独的注塑零部件拼接而成,在生产时,一般是利用注塑机进行注塑生产。
模块生产完成之后,为了防止烫手,便于快速的包装,一般情况都是延长输送线,但是这样空间占用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冷却效率及冷却质量,提高了包装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带及设置于输送带上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左侧弧形杆、右侧弧形杆及前侧出风管,所述左侧弧形杆及右侧弧形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前侧出风管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前侧,且所述前侧出风管设置于所述左侧弧形杆与右侧弧形杆之间,所述左侧弧形杆与右侧弧形杆的底面上均布有复数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正对所述输送带的顶面设置,且所述左侧弧形杆及右侧弧形杆分别与一送风管路相连;所述前侧出风管的后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输送带的顶面平行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输送带设置,且所述出风口垂直于所述输送带的运转方向设置,所述前侧出风管与一送风管路相连。
所述左侧弧形杆及右侧弧形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
所述左侧弧形杆及右侧弧形杆的前端均设有一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平行于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送风管路相连。
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输送带的顶面之间设有竖向间距。
每个所述出风孔垂直于所述输送带的顶面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冷却机构,利用左、右侧弧形杆的出风孔对产品进行吹风冷却,再利用前侧出风管的出风口对产品进行吹风冷却,这样能够提高产品的冷却效率,缩短输送带的长度,减少空间的占用,有效提高保证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送风管路未画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左侧环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前侧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带;2、左侧弧形杆;3、右侧弧形杆;4、前侧出风管;5、出风孔;6、送风管路;7、出风口;8、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8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