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激光探测系统中光学器件的热气流防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07612.7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尤坤;张玉钧;崔益本;何莹;陈东;李潇毅;刘国华;刘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15 | 分类号: | G01N21/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胡昊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污装置 热气流 固定底板 气室 激光探测系统 光学器件 进气接口 长度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 反方向延伸 排气孔沿 防尘 安装孔 防结露 排气孔 圆管状 平行 垂直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放式激光探测系统中光学器件的热气流防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气流防污装置具有一条状的固定底板,其一头沿长度方向设有2‑3个安装孔,另一头垂直设有圆管状的气室,该气室的上部设有排气孔,侧面设有进气接口;其中,所述的排气孔沿所述气室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的进气接口与所述固定底板平行,且向所述固定底板的反方向延伸。本热气流防污装置既可防尘,又可防结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收发光学系统的防污染,具体涉及激光收发光学器件的防尘防结露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光谱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危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安全监测和大气环境监测等领域,特别是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光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并且可实现非接触远距离大范围遥测的优势,尤其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对甲烷、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泄漏预警。在工业生产过程安全预警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等领域具有更好应用前景。光学探头在长期监测应用中探头的窗片会受到工业环境粉尘吸附,另外,冬季气温过低会造成光学探头结露,粉尘吸附和结露严重影响发射与接收之间的光传输效率,光学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措施是人工维护,人工判断依据是查看仪器显示探头测量状态是否报错,如果光路偏移或光路遮挡都会出现仪器报错,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查看光路是被粉尘、结露遮挡还是光路发生偏移。当光路被粉尘或结露遮挡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软布或毛刷等擦拭工具清洁光学探头的窗片,人工频繁维护,维护工作量巨大,尤其是夜间温度变低结露严重。尤其是光学探头没有受粉尘污染或结露时,还需要再检查是否光路偏移,重新校准光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放式激光探测系统中光学器件的热气流防污装置,该装置既可防尘,又可防结露。
一种开放式激光探测系统中光学器件的热气流防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气流防污装置具有一条状的固定底板,其一头沿长度方向设有2-3个安装孔,另一头垂直设有圆管状的气室,该气室的上部设有排气孔,侧面设有进气接口;其中,所述的排气孔沿所述气室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的进气接口与所述固定底板平行,且向所述固定底板的反方向延伸。
上述的方案中,所述的气室虽然为圆管状,但是作为气室显然要封闭起来。
为了使喷射到所述光学器件上的热气流均匀一致,上述气室上部的排气孔的数量为偶数,且对称于所述条状的固定底板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孔的轴线与所述固定底板的夹角为90°或75°,以适应开放式激光探测系统中光学器件激光收发窗镜和角反射镜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气流防污装置通入约50℃的热空气既可防尘,又可防结露,能有效抑制开放式光学检测系统的光学探头在户外环境长期工作时受环境粉尘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显著提高光学检测系统长期监测的可靠性,而且减少了人工维护工作量。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气流防污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气流防污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剖视),图2为俯视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气流防污装置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主视图(剖视),图4为俯视图。
图5为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图5中局部Ⅰ的放大图。
图7为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图7中局部Ⅱ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7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