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炉自排水炉顶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560.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1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恩明;郭文雅;陈怡;杨宇;涂国华;赫修辉;王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2 | 分类号: | F27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密封件 炉顶 炉顶钢结构 钢板 吊挂件 主梁 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 自排水 同一水平位置 侧面连接 排水孔道 造价经济 钢结构 拼接缝 吊挂 腹板 排出 下端 拼接 积水 施工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自排水炉顶钢结构,包括主梁(1)、异型吊挂件(2)、异型密封件(3)和炉顶钢板(4),所述的异型吊挂件(2)与主梁(1)固定连接,并在其底部吊挂有所述炉顶钢板(4),使得所述炉顶钢板(4)依次拼接形成沿主梁(1)中线向两侧倾斜的钢结构面,相邻炉顶钢板(4)之间的拼接缝由异型密封件(3)的底部封住,所述异型密封件(3)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邻的两个异型吊挂件(2)的侧面连接,在异型密封件(3)的腹板下端还开设有排水孔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炉顶钢结构施工方便,支撑强度高,能够使积水及时有效排出,造价经济合理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钢结构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炉自排水炉顶钢结构。
背景技术
加热炉炉顶积水是目前广泛存在的现象,对于炉膛大且结构复杂的炉型尤为突出。例如炉顶桁架跨度较大的加热炉结构,由于桁架跨度大、对流段荷载重造成炉顶下沉,雨水向中间聚集难以有效排出,炉顶长期积水会加剧炉顶钢结构及其它附属结构的腐蚀,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如何在保证加热炉炉顶钢结构强度和炉体密封的前提下来满足炉顶积水及时有效排出的需求是炉顶钢结构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满足炉顶积水及时有效排出的要求,炉顶钢结构就必须设计为内高外低坡度的结构,同时还要考虑保证水流方向保证水流通畅。保证炉顶钢结构强度和炉体密封的异型构件是结构设计的关键所在,首先异型构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而且必须可以保证炉顶有效密封,同时还要考虑炉顶钢结构的制造成本问题。
一种好的加热炉自排水炉顶钢结构可以方便施工安装,炉体正常使用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炉顶形成内高外低的坡度并具有通畅的排水通道,同时具有经济合理的制造成本。
现有的炉顶钢结构没有坡度和有效通畅的排水通道,相反由于炉顶桁架跨度较大炉顶下沉,外高内低,没有解决积水可以及时有效排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热炉自排水炉顶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加热炉自排水炉顶钢结构,包括主梁、异型吊挂件、异型密封件和炉顶钢板,所述的异型吊挂件与主梁固定连接,并在其底部吊挂有所述炉顶钢板,使得所述炉顶钢板依次拼接形成沿主梁中线向两侧倾斜的钢结构面,相邻炉顶钢板之间的拼接缝由异型密封件的底部封住,所述异型密封件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邻的两个异型吊挂件的侧面连接,在异型密封件的腹板下端还开设有排水孔道。
优选的,所述的异型吊挂件的截面呈异型槽钢、异型角钢或异型钢板。更优选的,其剪切角度为1°-30°。
优选的,所述的异型密封件的截面呈T形、I型、U型、C型或L型,其底端的翼缘板平行于炉顶钢板设置,并用于封住所述炉顶钢板间的拼接缝。
优选的,所述的排水孔道的形状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矩形。
更优选的,所述的排水孔道的孔径为10mm-200mm,开孔间距为50mm-2000mm。
优选的,所述钢结构面的倾斜角度为1°-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受力构件下增加异型构件找坡,形成内高外低,并在水流方向设置排水孔道,使炉顶积水能够及时有效自行排出。
(2)异型吊挂件截面可以为异型槽钢、异型角钢或异型钢板,同时根据加热炉具体尺寸调整倾斜角度和构件厚度,尽量降低制造成本。
(3)异型密封件截面为T形、I型、U型、C型、L型,翼缘平行于炉顶钢板,以保证炉顶钢板与其有效焊接。
(4)异型密封件腹板下方开排水孔道,保证排水通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