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电路和智能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449.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3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许达专;刘桂凤;叶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一度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 电池升压电路 感应检测电路 控制输出电路 无线充电电路 智能 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充电电压 接收模块 发送 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信号 充电产品 充电装置 电压上升 发射模块 目标产品 自动开启 充电池 上电 输出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充电电路,包括:MCU控制电路、感应检测电路、电池升压电路和切换控制输出电路;所述MCU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感应检测电路,使得所述感应检测电路上电感应是否有无线充电的接收模块;若有,则MCU控制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电池升压电路;所述电池升压电路将充电池的电压上升至充电电压并输出至切换控制输出电路,所述切换控制输出电路的发射模块将充电电压发射并通过接收模块对目标产品进行无线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充电电路和智能无线充电装置,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无需用户提前打开开关,只要用户将充电产品置于充电装置之上,就可以自动开启无线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充电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充电产品由电池、升压、振荡发射三部分电路组成,由于振荡发射电路在没有接收模块的状态下也存在较大的静态功耗,在用户没有充电(即没有接收模块)的情况,为避免电池耗电,电路设计中没有给振荡发射电路通电,只有当用户使用时,才提前通过手动触发开关,这时电路才给振荡发射电路通电开始工作,此时当有接收端靠近时,发射端将能量传输到接收端。因此,用户使用无线充电时,必须先手动打开触发开关,才能正常进行充电,一旦用户忘记打开触发开关,无线充电无法正常进行。这种充电方式无疑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无线充电电路和智能无线充电装置,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无需用户提前打开开关,只要用户将充电产品置于充电装置之上,就可以自动开启无线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充电电路,包括:MCU控制电路、感应检测电路、电池升压电路和切换控制输出电路;
所述MCU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感应检测电路,使得所述感应检测电路上电感应是否有无线充电的接收模块;若有,则MCU控制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电池升压电路;所述电池升压电路将充电池的电压上升至充电电压并输出至切换控制输出电路,所述切换控制输出电路的发射模块将充电电压发射并通过接收模块对目标产品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MCU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S3,其第6针脚连接至感应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7针脚连接至感应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检测电路为光耦合器US2,其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输入电源BAT,阴极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S3的第6针脚;其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S3的第7针脚;
所述第六针脚输出低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时,二极管点亮;当接收模块在感应区内时,所述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过接收模块反射后进入输出端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导通,第7针脚通过三极管接地形成低电平信号。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US3检测到第7针脚为低电平时,其第5针脚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电池升压电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US3检测到第7针脚为低电平时,其第2针脚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切换控制输出电路,使得电池升压电路输出的5V电源连通至切换控制输出电路的发射模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控制输出电路包括三极管QS3,其基极连接至单片机US3的第2针脚;三极管QS3的集电极连接至MOS管QS1的栅极,MOS管QS1的漏极与电池升压电路输出的5V电源连接,源极连接至所述发射模块;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三极管QS3导通,将MOS管QS1的栅极下拉使得MOS管QS1导通,从而将发射模块与电池升压电路输出的5V电源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一度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一度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供电电源模块
- 下一篇:一种车载充电机变压器导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