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4838.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卜星玮;曾波存;陈超华;彭真;孙晓伟;张伟;万飞明;全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节段 横梁 支撑框架 支撑杆 钢筋笼下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 钢筋笼 节段 长度方向移动 方形支撑框架 水平方向布置 垂直横梁 定位结构 工具领域 拼装连接 相邻端头 支撑钢筋 中心延伸 桩基施工 拐角处 支撑梁 穿设 端头 孔口 拼装 钢管 下放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笼拼装下放工具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固定在孔口的方形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四个处于支撑框架拐角处的端头节段,相邻端头节段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为多个标准节段依次拼装连接形成的支撑梁体,位于横梁中间的至少一个标准节段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一端可沿垂直横梁长度方向移动地穿设于标准节段上,四根横梁上的支撑杆向支撑框架的中心延伸形成支撑钢筋笼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重复适用,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标准节段适应不同直径的桩基施工,提高了钢筋笼或钢管的安装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笼拼装下放工具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桩基钢筋笼孔口接长或下放完成后,均需在孔口进行临时固定,确保钢筋笼下放深度和平面定位正确,一般在孔口设置临时固定的装置,此固定装置承担着钢筋笼重量,直至桩基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因此,桩基钢筋笼孔口固定的装置作为桩基钢筋笼临时受力装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有使用承重梁结构进行钢筋笼下放拼装,如专利号为“CN200810021685.2”的名为“钢筋笼快速拼装定位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专用的承重梁式拼装结构,包括一个操作平台,平台上安装有多个可沿水平方向插入和抽出的承重梁,钢筋笼下放时可以将承重梁通过销轴固定在操作平台上,钢筋笼固定在八个承重梁上,然后对其焊接,焊接完成后使用吊装设备准备下放钢筋笼,将八个承重梁抽出,然后下放焊接好的钢筋笼,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钢筋笼下放到钢护筒中。承重梁式的下放结构简单,施工工艺较为方便,但由于承重梁与平台为非固定结构,不能形成整体,转运困难,影响施工的快速进行。另外,该专利操作平台都是固定结构,拆卸安装极为不便,且操作平台只适用于直径合适的钢筋笼,对于钢筋笼的直径变化无任何的适应性,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孔口的方形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四个处于支撑框架拐角处的端头节段,相邻端头节段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为多个标准节段依次拼装连接形成的支撑梁体,位于横梁中间的至少一个标准节段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一端可沿垂直横梁长度方向移动地穿设于标准节段上,四根横梁上的支撑杆向支撑框架的中心延伸形成支撑钢筋笼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标准节段为型钢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竖板,相邻标准节段通过穿设于两块第一竖板上的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头节段为呈90°弯折的型钢结构,端头节段与相邻两根横梁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竖板,端头节段与标准节段通过穿设于第二竖板和第一竖板上的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安装有支撑杆的标准节段上设置有两块钢板,两块钢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标准节段的两侧,其上端超出标准节段的上端面,上端面设有大于支撑杆5mm的孔洞;所述的支撑杆垂直穿设于两块钢板超出标准节段的部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下端面支承于标准节段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远离支撑框架中心的一端设置有截面大于支撑杆直径的杆帽;杆帽大于钢板上的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头节段弯折处面向支撑框架中心的一侧和远离支撑框架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肋板。
进一步的当钢筋笼较重时,可设置多个带有两块钢板的标准节段,方便进行多点支撑钢筋笼。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重复适用,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标准节段适应不同直径的桩基施工,提高了钢筋笼或钢管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4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