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培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4385.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熠凡花木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俊建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管 培养罐 本实用新型 流通孔 可拆卸的 流通管道 支撑座 转动轴 培藻 转动 圆柱体结构 单独安装 对称设置 贴壁现象 外壁周向 运动状态 支撑单元 中空结构 轴承结构 出液孔 进液孔 可旋转 拆卸 藻类 藻液 连通 | ||
一种可拆卸的培藻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设于支撑座上部的两个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设于两个支撑单元之间的培养罐;所述培养罐为圆柱体结构,在所述培养罐的外壁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一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包括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每个所述凹槽中均设有一个培养管,所述培养管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培养管的一端设有一组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连通培养管内部与外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培养罐采用可旋转转动的形式,使藻液在培养过程中时刻处于运动状态,防止了藻类贴壁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培养管可以单独安装和拆卸,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培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培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微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培养成为了企业以及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为获得更好的培藻效果,保证海洋微藻的培养环境,需要藻液时刻保证运动状态,防止发生藻类的贴壁现象,现有的藻类培养装置均无法保证藻液的流动,很容易发生藻类的贴壁现象,使得藻类呼吸不畅,造成大量死藻;同时传统的培藻装置拆卸麻烦,同一培藻装置只能进行一种藻类的培养研究,如果研究人员进行对比试验,无法在同一培藻装置上进行,增加了比较的繁琐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培藻装置,利用转动培养罐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培藻装置易造成藻类贴壁现象的问题,同时每个培养管可进行单独拆卸,方便不同藻类的培养使用及试验对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卸的培藻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座、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设于支撑座上部的两个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设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培养罐;所述转动轴向支撑座两侧伸出,其一端固设有转动把手,另一端与所述培养罐固定连接;
所述培养罐为圆柱体结构,在所述培养罐的外壁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结构,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一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包括有进液孔和出液孔;
每个所述凹槽中均设有一个培养管,所述培养管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培养管的一端设有一组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包括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通过插入所述进液孔连通培养管内部与外界,所述出液管通过插入出液孔连通培养管内部和外界;所述培养管的另一端固设有一弹簧件。
进一步,所述培养管为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培养管长度方向尺寸小于所述凹槽长度方向尺寸。
进一步,所述凹槽数目为六个。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创造中的培养罐采用可旋转转动的形式,使藻液在培养过程中时刻处于运动状态,防止了藻类贴壁现象的发生,避免了藻类由于聚集而导致的呼吸不畅,发生大量的死藻现象;本发明创造的培养管可以单独安装和拆卸,根据不同的藻液培养要求进行更换,相互不影响,方便研究人员进行对比试验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培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培养管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转动轴,21、转动把手,3、培养罐,31、凹槽,311、进液孔,312、出液孔,32、培养管,321、进液管,322、出液管,323、弹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熠凡花木专业合作社,未经新昌县熠凡花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4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的培藻装置
- 下一篇: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