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高压气体冷凝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1823.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J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冷凝装置 降压阀 收集罐 冷凝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高压气体 出气管 回收管 冷凝器 压力表 检测器 压力检测器 单向阀 回气管 有压力 增压阀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高压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收集罐、冷凝装置、回收管,所述反应釜下侧设置有所述收集罐,所述反应釜左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反应釜右侧设置有所述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侧设置有回气管,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收集罐之间设置有所述回收管,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个降压阀,所述降压阀左侧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降压阀右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右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侧设置有增压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回收效率更高,经济性更高,实用性更强,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釜高压气体冷凝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装置广泛的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待反应的物质首先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冷凝装置进行冷凝,在这个工作过程中,在反应釜中被气化的物质很难完全被冷凝,传统的加工方式中,这部分没有完全被冷凝的物质是被放弃的,这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在新的加工工艺中,开始对这部分没有完全被冷凝的物质进行回收,可以使材料的利用率最大化,节省成本,经济性更高,但是现有的气体冷凝回收装置是针对普通气压下的气体,如果反应釜中的是高压气体的话,这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就不能用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应釜高压气体冷凝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反应釜高压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收集罐、冷凝装置、回收管,所述反应釜下侧设置有所述收集罐,所述收集罐下侧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反应釜左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压力表上侧设置有调压管,所述调压管上设置有调压阀,所述反应釜右侧设置有所述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侧设置有回气管,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收集罐之间设置有所述回收管,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个降压阀,所述降压阀左侧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降压阀右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右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侧设置有增压阀。
上述结构中,所述反应釜在反应过程中的压力由所述调压阀与所述调压阀调节,所述压力表实时检测所述反应釜内的气压,气压超过安全值时所述报警器将进行远程报警,所述反应釜中的高压气体从所述出气管进入所述冷凝装置,通过所述单向阀后,经所述降压阀进行降压后进入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凝,在所述降压阀之后的所述压力检测器实时检测所述降压阀降压后的气体压力,冷凝出的液体从所述冷凝器进入所述回收管,进入所述收集罐,冷凝后的气体从所述冷凝器进入所述增压阀,经所述增压阀后的单向阀进入所述回气管,回到所述反应釜中,所述收集罐中收集的反应液可通过所述出液管出液,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气管不连接所述反应釜,所述冷凝装置亦不设置所述增压阀,所述回气管连接所述反应釜外的气体处理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不断从所述反应釜中抽取高压气体,使所述反应釜中气压降低,降低至一定范围后停止,再进行下一次反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气管螺纹连接,所述增压阀与所述回气管之间亦设置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增压阀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降压阀与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收管通过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反应釜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回气管与所述反应釜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回收管与所述收集罐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收集罐与所述出液管通过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所述反应釜与所述调压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压管与所述调压阀通过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所述反应釜与所述压力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力变与所述报警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报警器内设置有远程报警单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本实用新型各种管道均选用耐高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1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提氨气回收塔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型冷凝氨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