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L型自动蓄水式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1648.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4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庆;王俊;汤传平;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蓄水式 防洪 本实用新型 复合材料 板结构 加劲 榫卯 拼接 真空导入工艺 复合材料板 重复利用性 抗弯刚度 可移动性 快速拼装 拉挤成型 受力性能 中空插板 中空桁架 抗倾覆 拼装 自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L型自动蓄水式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该结构利用拉挤成型、模压、真空导入工艺和榫卯拼接技术,分别形成便携式L型中空插板加劲自动蓄水式防洪结构、便携式L型中空桁架加劲自动蓄水式防洪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重轻、受力性能优良、耐久性好、快速拼装可移动性好、重复利用性高、便于民众快速自救,还能提高现有复合材料板的抗弯刚度与抗倾覆能力,并采用榫卯拼接技术,使其能短时间内大规模拼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拼装式复合材料新型防洪结构,更具体的说,是应用在紧急防洪、抢险救灾领域的防洪屏障板,当发生暴雨袭击,引发洪水和城市内涝,可利用防洪屏障板抵挡洪水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背景技术
防洪屏障已广泛应用于紧急防洪、抢险救灾领域。现有防洪屏障主要有钢结构防洪板和混凝土防洪堤、防洪沙袋三种。钢结构防洪板自量大,需要混凝土基座,紧急可移动差;混凝土防洪堤易开裂,内部钢筋易腐蚀,需要定期进行修补防腐处理,只能作为永久防洪结构;防洪沙袋具有防洪性能好,但紧急可移动性较差,重复利用率较低,自身重度大,不利于推广与民众自救。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由于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强、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在国内外已有成功应用的实例,为此我们将复合材料板引入紧急防洪领域。本专利提出便携式L型中空插板加劲自动蓄水式、便携式L型中空桁架加劲自动蓄水式两种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解决上述防洪结构缺点,抵挡紧急洪水灾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L型自动蓄水式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其具有自重轻、受力性能优良、耐久性好、快速拼装可移动性好、重复利用性高、便于民众快速自救,还能提高现有复合材料板的抗弯刚度与抗倾覆能力,并采用榫卯拼接技术,使其能短时间内大规模拼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L型自动蓄水式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由多个复合材料防洪板拼接而成,每个复合材料防洪板包括空腔竖板、空腔横板、竖板开口拼接卡槽、横板开口拼接卡槽、竖板加劲杆、横板加劲杆、连接头一、最低位排水口和防洪板间榫卯接头;
所述空腔竖板与空腔横板两端垂直一体化成型,且相互贯通,所述空腔竖板上设有竖板开口拼接卡槽,空腔横板上设有横板开口拼接卡槽,所述空腔竖板的内侧设有竖板加劲杆,空腔竖板的外侧设有连接头一,竖板加劲杆通过竖板开口拼接卡槽与连接头一榫卯拼接,所述空腔横板上面设有横板加劲杆,横板加劲杆通过横板开口拼接卡槽与空腔横板拼接;
所述空腔竖板上的竖板加劲杆的设置根据需要选用,当挡水高度低、受荷载小的时候可以插空腔竖板的低处,随着水位的提高,竖板加劲杆插在空腔竖板的高处,这样拆卸和防水都很方便;
所述竖板开口拼接卡槽、横板开口拼接卡槽未拼接时为进水口、排水口或排气孔,空腔横板上设置有最低位排水口,最低位排水口上设有防洪时封闭、防洪结束拔出排水的活塞头;
所述复合材料防洪板采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所述多个复合材料防洪板之间通过防洪板间榫卯接头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便携式L型中空插板加劲自动蓄水式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竖板内侧还设有加劲斜杆,空腔竖板外侧还设有连接头二,空腔竖板上还设有斜向卡槽,加劲斜杆通过斜向卡槽与连接头二榫卯拼接,形成空腔桁架竖板,并通过多个复合材料防洪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便携式L型中空桁架加劲自动蓄水式复合材料防洪板结构。
作为优选,为了减轻结构自重,所述复合材料防洪板采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中纤维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杂,铺层可采用0°/90°或-45°/45°正交铺层纤维布;聚合物基体采用热固性树脂(环氧、乙烯基、不饱和树脂等)或热塑性树脂(聚苯、聚氨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1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削角箱型直立堤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挡水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