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型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3930.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燕;赵晓明;许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合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1/00;F28D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罐 旋流器 气液分离装置 列管换热器 气液混合进口 排气口 旋流板 本实用新型 热能利用率 分离装置 环形分布 设备使用 余热回收 排液口 锥状 延伸 | ||
1.一种改善型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罐(1),所述的分离罐(1)的底部设有气液混合进口(2),所述的分离罐(1)中设有列管换热器(3),所述的气液混合进口(2)与列管换热器(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分离罐(1)的上部设有排气口(4),所述的排气口(4)与余热回收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列管换热器(3)的上方设有旋流器(5),所述的旋流器(5)由若干环形分布的旋流板(6)组成,所述的旋流器(5)的横截面呈锥状,所述的旋流器(5)的中心设有延伸出分离罐(1)的排液口(7),所述的旋流板(6)的倾斜角度为25度~55度;
所述的排液口(7)的中心线与排气口(4)的中心线呈同心分布;
所述的旋流器(5)与排气口(4)间的间距大于列管换热器(3)上部与旋流器(5)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型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板(6)的表面为导流光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型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组件包括余热回收器(8)和气体调压器(9),所述的排气口(4)与余热回收器(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器(8)的另一端与气体调压器(9)相连接,所述的气体调压器(9)与气体过滤器(10)相连接;所述的分离罐(1)的上部设有压力调压表(11),所述的压力调压表(11)与气体调压器(9)相连接,所述的压力调压表(11)与气体调压器(9)间设有气泵(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型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罐(1)的上端中设有湿度传感器(13),所述的湿度传感器(13)与反馈模块(14)相连接,所述的反馈模块(14)与控制器(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合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合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39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翼湍流增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旋风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