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相流管流-射流冲刷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2810.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利;王丹;王莎;周军;惠相荣;罗敏;訾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槽 射流 磁力 管入口 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 管道冲刷 搅拌装置 试验装置 冲刷管 多相流 支管路 管流 冲刷 电化学参数 对电极表面 数据同步性 电极表面 顶部设置 分布信息 管道连接 管路连接 丝束电极 第二管 平整度 输出端 输入端 两路 扫描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相流管流‑射流冲刷试验装置,包括循环槽、搅拌装置、磁力管路循环泵、管道冲刷管和射流冲刷管;搅拌装置设置在循环槽内;循环槽的底部设置有出口,循环槽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管入口;循环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磁力管路循环泵的输入端,磁力管路循环泵的输出端分为两路支管路,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连接循环槽顶部的一个管入口,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管道冲刷管;第二管路分为两个支管路,为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均连接到循环槽顶部的另一个管入口;第四管路上设置有射流冲刷管;本实用新型的丝束电极,能准确获得电极表面电化学参数分布信息、对电极表面平整度要求不高、扫描快、数据同步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刷腐蚀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相流管流-射流冲刷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冲刷腐蚀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局部腐蚀,现有研究工作中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方法多是基于宏观条件下的实验研究,仅能获得整体电极的统计平均的冲刷腐蚀信息。由于传统的电化学研究方法通常以大面积金属电极为对象,测试结果仅能反映电极不同局部位置的整体统计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界面上的电化学不均一性,故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丝束电极技术能够提供电极表面各点电化学参数的分布信息,进而有效的表征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化学不均一性,为局部腐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在流动场内加入丝束电极技术的这种试验方法目前还没有人采用。而且也没有相关装置及方法对局部腐蚀问题进行研究、表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相流管流-射流冲刷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相流管流-射流冲刷试验装置,包括循环槽、磁力管路循环泵、管道冲刷管和射流冲刷管;循环槽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循环槽的底部设置有出口,循环槽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管入口;循环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磁力管路循环泵的输入端,磁力管路循环泵的输出端分为两路支管路,分别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连接循环槽顶部的一个管入口,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管道冲刷管;第二管路分为两个支管路,分别为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均连接到循环槽顶部的另一个管入口;第四管路上设置有射流冲刷管;管道冲刷管和射流冲刷管内均设置有三电极体系,包括丝束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管道冲刷管内的一个电极为丝束电极,保证管道内液体从丝束电极表面流过;射流冲刷管内的一个电极为丝束电极,保证丝束电极表面迎着管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进一步的,第二管路上沿管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压力表、流量计和补液管,补液管设置在管道冲刷管外侧。
进一步的,第二管路的分管口和压力表之间设置有第四球阀;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球阀;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六球阀;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球阀。
进一步的,循环槽的上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循环槽和磁力管路循环泵之间设置有止回阀,循环槽连接有用于给循环槽内恒温的恒温器。
进一步的,循环槽与止回阀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循环槽底部分为两路管道,一路连接止回阀,另一路端部设置有第一球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束电极,能较准确获得电极表面电化学参数分布信息、对电极表面平整度要求不高、扫描速度快、数据同步性高,并且其测控系统具有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便于连续监测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防锈油膜评价、有涂层失效、微生物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研究工作中,并取得重要进展;同时,相对微区电化学测试技术而言,丝束电极技术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可通过减小微电极直径及其间距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将管流段测试和射流段测试结合在一起,节省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2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电起痕试验仪及其滴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土壤土石比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