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FC防伪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9101.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庄伟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线圈 防伪标签 电连接 刻蚀 首端 尾端 有效通信距离 本实用新型 线圈绕向 上表面 下表面 仿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FC防伪标签,包括FPC板和设置于FPC板上的NFC芯片,所述FPC板的上表面刻蚀有第一天线线圈,所述FPC板的下表面刻蚀有第二天线线圈,所述第一天线线圈和第二天线线圈的线圈绕向相同,所述第一天线线圈的尾端和第二天线线圈的首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线圈的首端和第二天线线圈的尾端分别与NFC芯片电连接。本NFC防伪标签解决了现有的防伪标签容易被仿造的问题,并且通过在FPC板上设置两个天线线圈,增强NFC防伪标签的有效通信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FC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是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在商品上设置的一个防伪标识。防伪标签应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转移性,做到一件商品对应唯一一个防伪标签,且每一个防伪标签不能转移到其它同类商品上使用。目前,许多企业采用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打二维码防伪标签或条形码防伪标签作为防伪标识,消费者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防伪标签或条形码防伪标签进行真伪鉴别。但是二维码防伪标签和条形码防伪标签容易被仿造。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以下称为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的点对点信息传输,NFC芯片具有带宽高、能耗低、安全性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NFC防伪标签,解决现有的防伪标签容易被仿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NFC防伪标签,包括FPC板和设置于FPC板上的NFC芯片,所述FPC板的上表面刻蚀有第一天线线圈,所述FPC板下表面刻蚀有第二天线线圈,所述第一天线线圈和第二天线线圈的线圈绕向相同,所述第一天线线圈的尾端和第二天线线圈的首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线圈的首端和第二天线线圈的尾端分别与NFC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柔软性的外壳,所述FPC板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电磁波屏蔽涂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FPC板上还设置有锂电池、单片机、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所述锂电池与单片机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一天线线圈的首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二天线线圈的尾端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一天线线圈的首端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天线线圈的尾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NFC芯片电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NFC防伪标签的FPC板上下表面分别刻蚀第一天线线圈和第二天线线圈,第一天线线圈和第二天线线圈串联连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天线线圈的电感,增强NFC防伪标签的有效通信距离。FPC板和外壳均采用柔软性材质,因此本NFC防伪标签可以设置在服装、鞋子、帽子等柔软性纺织面料的商品上。进一步的,通过在外壳上下表面设置电磁波屏蔽涂料层进行电磁波屏蔽,提高NFC标签芯片内的存储信息的安全性,消费者购物后刮开电磁波屏蔽涂料层,然后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读取NFC防伪标签信息以验证商品真伪。进一步的,FPC板上还设置有锂电池、单片机、第一MOS管、第二MOS管,通过单片机计算NFC芯片的识别次数,单片机内设定有NFC芯片识别次数阈值,当NFC芯片的识别次数超过单片机设定的NFC芯片识别次数阈值,单片机控制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持续导通,使NFC芯片被短路,无法再识别,NFC防伪标签无法被转移到其它同类商品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NFC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NFC防伪标签电路连接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NFC防伪标签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9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牌录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功率可调的高频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