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8915.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风桂;李本亚;方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富达联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板芯片 接线端 连接线 监控数据 主线束 本实用新型 预留区域 线材 焊接 加工效率 接口连接 可靠连接 使用寿命 线材焊接 预留位置 直接焊接 主板 断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包括主线束以及设置在主线束两端的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所述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的内部分别设有主板芯片,所述主板芯片上设有若干焊接预留区域,焊接预留区域用于与主线束的线材焊接连接,所述主板芯片与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内的接口固定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在接口内部设计一款主板芯片,主板芯片与接口连接成一体,将线材直接焊接在主板芯片预留位置,即可增加主板与接口的可靠连接,使线材不易断裂,加强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连接线技术炼狱,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工耳蜗系统语音处理器的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目前仿生学科技含量较高的一种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帮助需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根本无效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作为帮助人们恢复听力的设备,人工耳蜗的监控数据的传输必需及时、有效、可靠,常规产品的加工方式是将线材直接焊接在接口的焊点上,因接口上的焊点密度点强,增加了焊接加工难度,并会使焊接后的产品可靠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使线材不易断裂,加强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提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包括主线束以及设置在主线束两端的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所述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的内部分别设有主板芯片,所述主板芯片上设有若干焊接预留区域,焊接预留区域用于与主线束的线材焊接连接,所述主板芯片与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内的接口固定连接成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芯片的焊接预留区域与主线束的线材焊接连接后,所述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的外壳包覆在主板芯片的外表面,且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的外壳与主线束的外包覆层一体成型,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在接口内部设计一款主板芯片,主板芯片与接口连接成一体,将线材直接焊接在主板芯片预留位置,即可增加主板与接口的可靠连接,使线材不易断裂,加强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板芯片与接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主线束,2-接线端一;3-接线端二;4-主板芯片;5-焊接预留区域;6-接口;7-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监控数据连接线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主线束1以及设置在主线束1两端的接线端一2和接线端二3,所述接线端一2和接线端二3的内部分别设有主板芯片4,所述主板芯片4上设有若干焊接预留区域5,焊接预留区域5用于与主线束1的线材焊接连接,所述主板芯片4与接线端一2和接线端二3内的接口6固定连接成一体。
所述主板芯片4的焊接预留区域5与主线束1的线材焊接连接后,所述接线端一2和接线端二3的外壳包覆在主板芯片4的外表面,且接线端一2和接线端二3的外壳7与主线束1的外包覆层一体成型,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富达联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富达联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8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接电脑与显示屏的VGA连接线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接头的手机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