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立锅盖及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5612.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施传亿;林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45/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董小英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盖体 支撑杆 烹饪器具 把手 锅体 外端 炊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盖合 固连 延伸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立锅盖及烹饪器具,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锅盖只能立在灶台上的问题。本双立锅盖用于盖合于锅体,双立锅盖包括盖体,盖体上固连有把手,把手的一端向盖体的边沿延伸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把手的外端朝向盖体弯曲形成支撑部,支撑杆的外端与盖体的边沿位于同一个水平横平上。本双立锅盖具有既能立在灶台上,又能立在锅体上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立锅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也逐渐提高,厨房的烹饪器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锅具,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现有技术中,锅盖揭开后,是直接将锅盖平放在灶台上,容易造成锅盖污染,再次将锅盖盖上时,污染物会随锅盖进入锅内,影响到食物的烹饪,而且也容易弄脏灶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立锅盖,其既能立在灶台上,又能立在锅体上,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锅盖平放在灶台上,容易造成锅盖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立锅盖,用于盖合于锅体,所述双立锅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固连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一端向盖体的边沿延伸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把手的外端朝向盖体弯曲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杆的外端与所述盖体的边沿位于同一个水平横平上。
本双立锅盖通过盖体和支撑部卡在锅体的口部,使锅盖上的汤汁不会流到灶台上,不会弄脏灶台;当需要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盖体的边沿配合支撑部立在灶台上,不会对锅盖造成污染,本锅盖既能立在灶台上,又能立在锅体上,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双立锅盖中,所述把手和支撑杆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牢固程度高,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一种双立锅盖中,所述把手还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相固连,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与锅体相固连,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手持部一体成型或连接,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手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该种结构,使把手与盖体之间具有供手放置的空间,使操作者手持方便,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双立锅盖中,所述连接部与手持部相固连的固连处位于支撑杆和把手的连接处。合理利用空间,使操作者手持的部位最大化,操作者手持把手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双立锅盖中,所述手持部的两侧弯曲形成围边,两所述围边之间形成收容铲勺的容置通槽。围边的设置提高把手与操作者手之间的接触面积,手持牢固,而且容置通槽的设置使铲勺能够放置,功能多样,铲勺无须放置在灶台上,铲勺不会被污染。
在上述的一种双立锅盖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端与对应的围边相固连。支撑杆和围边一一对应设置,结构紧凑,简洁。
在上述的一种双立锅盖中,所述支撑部面向所述盖体的末端与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大于所述锅体口部的厚度。间隙可以供锅体口部嵌入,使本双立锅盖能立在锅体上。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所述双立锅盖,所述双立锅盖能扣合在锅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烹饪器具中,所述锅体的端口向外设有翻边,所述支撑部钩挂于所述翻边上,且所述盖体的外表面抵顶于所述锅体的内壁。翻边的设置使支撑部能够更好的勾住,提高本双立锅盖的放置牢固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立锅盖即可以通过盖体的边沿配合支撑部立在灶台上,又可以通过盖体和支撑部卡在锅体顶部的翻边处,使锅盖能够立在锅体上,本双立锅盖功能多样,使用方便,避免锅盖平放在灶台上,容易造成锅盖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双立锅盖立在锅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5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