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低压后缸喷水孔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3612.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居文平;余小兵;张永海;薛朝囡;王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 | 分类号: | F02F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滴 入射 高温排汽 喷水孔 本实用新型 汽轮机低压 变截面 掺混 后缸 安全稳定性 扩散 出水口处 低压末级 高温区域 喷水系统 倾斜通道 入射位置 速度减小 湍流掺混 直接喷射 传统的 入射孔 星形孔 圆孔型 改型 渐扩 气缸 星形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低压后缸喷水孔口,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圆孔型喷水孔口出水口处,进行变截面星形改型,入射水滴经过变截面星形孔口后,扩散范围变大,从而增强了入射水滴与高温排汽的相互掺混。同时,对入射孔口倾斜通道进行局部渐扩处理并对通道的倾斜角度进行优化,使得入射水滴经过该通道后,入射速度减小,入射位置更靠近高温区域,进一步提高水滴与高温排汽的湍流掺混。通过扩大入射水滴在气缸内的扩散范围、降低水滴入射速度以及保证水滴合适的直接喷射位置的方法来满足水滴和高温排汽高效的掺混,以达到提高喷水系统性能和改善低压末级安全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喷水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低压后缸喷水孔口。
背景技术
目前受电力调峰等因素的影响,火电汽轮机组常运行于部分负荷工况。随着机组负荷率降低,汽轮机低压缸进汽参数随之降低,容积流量大大减少。研究表明,机组在小容积流量条件下运行,原气动设计流场将被破坏,末级动静叶沿叶高的热力参数将重新分布,并在叶顶区域形成大尺度回流涡。同时气流通过次末级、末级时不再推动叶片做功,将在叶片旋转扇动作用下以鼓风流态通过叶栅通道。这将使气流温度升高,导致气缸升温变形,严重者使机组转静中心线偏离,引发动静碰磨,从而造成振动隐患。面对小容积流量气流鼓风引起的排汽温升问题,目前工程中主要通过后缸喷水系统来解决,即从凝结水管路引入冷却水并通过位于动叶后的喷水孔口喷入缸中用以降低排汽温度。
后缸喷水孔口安装在汽轮机末级动叶后部的导流环处,除盐冷却水通过喷口进入气缸后,与受鼓风影响升温的高温排汽相互掺混。通过喷水孔口喷入缸内的水滴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蒸汽排汽的温度。研究表明,喷水孔口的几何结构会明显影响水滴进入气缸的入射角度,冲击速度以及扩散区域尺度,这将会对喷水系统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喷水孔口结构为圆形截面孔口。而圆形截面孔口的结构存在有:入射水滴冲击速度较高,水滴扩散区域范围较小,水滴雾化程度较弱等的技术缺陷,因而对高温排汽的降温幅度有限,导致投用的减温水量增加,对高品质除盐凝结水工质损耗过高。因此,研发能够更为有效减少除盐冷却水使用量的新型变截面后缸喷水孔口对改善汽轮机低压末级安全稳定性、提高整机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轮机低压后缸喷水孔口,能够有效的增加喷射水滴在后缸内的扩散范围,同时降低喷口处的水滴流动阻力,使得入射水滴与高温排汽高效的掺混,水滴充分利用自身潜热吸热,降低排汽的温度,提高低压末级的安全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后缸喷水孔口连接的渐扩通道,与渐扩通道管径大的一端连接的喷水口,喷水口的截面为星形,渐扩通道的前段为渐扩线型,后段为倾斜通道,倾斜通道的截面从圆形逐渐变为星形。
喷水口的截面为三角星型、四角星型或五角星型。
喷水口的星形截面为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圆孔型喷水孔口出水口处,进行变截面星形改型,入射水滴经过变截面星形孔口后,扩散范围变大,从而增强了入射水滴与高温排汽的相互掺混。同时,对入射孔口倾斜通道进行局部渐扩处理并对通道的倾斜角度进行优化,使得入射水滴经过该通道后,入射速度减小,入射位置更靠近高温区域,进一步提高水滴与高温排汽的湍流掺混。通过扩大入射水滴在气缸内的扩散范围、降低水滴入射速度以及保证水滴合适的直接喷射位置的方法来满足水滴和高温排汽高效的掺混,以达到提高喷水系统性能和改善低压末级安全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渐扩通道的示意图;
图3为传统圆形截面喷水孔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圆形截面喷水孔口入射通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3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政设备的发动机缸体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单杠柴油机汽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