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连接组件和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9990.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9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菅奕颖;邝先昆;林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连接部件 弹性件 紧固件 弹性连接组件 劲度系数 弹性组件 弹性力 散热装置 施加 压紧力 穿过 | ||
弹性连接组件和散热装置,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紧固件和弹性组件。紧固件包括端部和连接部,紧固件的连接部穿过第一被连接部件并与第二被连接部件连接,弹性组件套设在紧固件上;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具有第一劲度系数,第二弹性件具有第二劲度系数。弹性连接组件克服弹性力将第一被连接部件和第二被连接部件连接时,先对紧固件施加较小的力克服劲度系数较小的弹性件的弹性力,再在初步连接的基础上对紧固件施加较大的力来克服劲度系数较大的弹性件的弹性力,使第一被连接部件和第二被连接部件的连接达到所需的压紧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结构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连接组件和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中,,随着对服务器中的处理器芯片的运算能力的需求逐步增高,处理芯片越来越大,芯片针脚数越来越高。例如,服务器的处理器芯片由IntelX86 V3 版本全面升级到Intel X86 V5版本(Purely平台)。处理器的针脚数从Intel X86V3版本的2011个,升级到Intel X86 V5版本的3647个。为了保证处理器的针脚与相应的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稳定,处理器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需要保证一定的压紧力。随着针脚数的上升,处理器与电路板连接所需要压紧力也不断上升。Intel X86 V3版本的处理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压紧力为50blf,Intel X86 V5版本的处理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压紧力为250blf,Intel X86 V6版本处理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压紧力或将达到300blf+。
处理器通常设置在散热器上,电路板通常设置在托板上。处理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压紧力通常由弹性连接组件提供。弹性连接组件通过将散热器和托板连接,实现处理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和紧固件,弹性连接组件将散热器和托板连接时,通过紧固件连接散热器和托板,使处理器和电路板达到需求的压紧力。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处理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压紧力较小,弹性连接组件的弹性件仅为单一弹性件。单一弹性件的劲度系数与处理器、电路板之间连接所需的压紧力相对应。单一弹性件在初始时保持紧固件处于预定位置。通过对单一弹性件施加压力使单一弹性件将处理器和电路板连接,处理器和电路板的连接达到所需压紧力。
由于Intel X86 V5版本处理器与电路板连接时所需压紧力较大,弹性件的劲度系数也很大。在处理器与电路板的拆装过程中,直接将散热器和电路板通过所需压紧力进行连接时,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是Intel X86 V3版本的5倍。从而导致紧固件在安装时非常困难。
因此,现有处理器与电路板连接的压紧力较大时,通过延长紧固件的长度或缩短弹性件的长度,使紧固件开始与托板连接时没有弹性件产生反向作用的弹性力。
但是,通过延长紧固件或缩短弹簧长度,使紧固件开始与托板连接时没有弹性件产生反向作用的弹性力可能出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处理器与电路板的连接过程中,当紧固件与托板套设在一起时,紧固件由于没有弹性力支撑而自然下垂,从而导致紧固件的初始位置歪斜。在散热器与托架采用自动化安装的场景中,歪斜的紧固件将导致自动化安装难以实施。另一方面,在处理器与电路板的拆卸过程中,当紧固件与电路板的连接分开后,紧固件由于重力原因而自然下垂并与电路板的相应连接部位接触。由于紧固件的位置不固定,紧固件可能出现与电路板的相应连接部位的螺纹咬合从而导致连接松开的紧固件继续咬合,需晃动散热器才能将其取出。并且,晃动散热器可能对芯片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连接组件和散热装置,其中弹性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劲度系数的弹性件。从而通过一个弹性件使紧固件与第二被连接部件分离,通过另一个弹性件提供第一被连接部件和第二被连接部件之间稳定连接所需的压紧力。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9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熔金属重构电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PCB板的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