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407.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传新;方向阳;于景华;林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18 | 分类号: | E0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桩锤 振动器 防冲击结构 保护机构 减振系统 减振橡胶 防冲击 可调 工作装置 激振力 减振 整机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 工作机能 工作正常 连接套管 使用寿命 双向连接 悬吊结构 振动能量 阻尼振动 弹簧垫 上端面 衰减 下端 传递 | ||
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由处在振动器及振动器顶部悬吊结构之间的四组通过连接套管、弹簧垫组、双向连接骨架和弹性减振橡胶构成的防冲击结构构成。弹性减振橡胶的下端与振动器的上端面之间设置定值间距。已有减振系统以及振动器工作正常时,防冲击结构不参与减振工作;当已有减振系统无法衰减阻尼已经超过允许值振幅的激振力且振幅越过定值间距,激振力冲击弹性减振橡胶时,则四组防冲击结构辅助减振系统阻尼振动能量,达到参与减振目的。本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可将振动能量降低至最小后传递给振动桩锤上部的工作装置,从而保护振动桩锤上部工作装置免遭损坏并保持正常工作机能。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整机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桩锤的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振动桩锤施工作业时,利用悬吊在整机最下部的偏心振动器产生周期性大激振力往复锤击施工桩,将桩周边土壤液化,减小土壤对桩的摩阻力,使施工桩下沉入土。振动桩锤产生的振动能量(高频率、大振幅及大振动力)作用在施工桩的同时,也会传递给振动器上部为振动器提供支撑、回转以及电液控制的各工作装置,导致上部工作装置损坏,从而影响振动桩锤整机作业性能,降低其使用寿命。为防止这种振动能量对振动桩锤整机的破坏,目前使用的振动桩锤都在振动器两侧装有减振系统。但这种减振系统在减振橡胶老化或者是误操作情况下,当振动器振幅超过减振系统最大允许振幅时对上部各工作装置的减振效果不佳,振动能量会无保留地直接传递给上部各工作装置,使得为整机提供性能工作的上部各工作装置产生更为严重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振动器振幅超过最大允许振幅时减振系统对振动桩锤上部工作装置减振失效的弊端,给出一种结构简单,可在振动器振幅超过最大允许振幅时再次对上部工作装置进行弹性阻断,阻尼并减弱激振力对上部工作装置的冲击破坏力且减振阻尼效果好的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包括振动器及振动器顶部的悬吊结构,所述悬吊结构下表面于顶板的四角对称设置了由连接套管、弹簧垫组、双向连接骨架和弹性减振橡胶组成的四组防冲击结构,所述四组防冲击结构构成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每个防冲击结构中所述连接套管管壁内腔设有内螺纹,顶端焊接在悬吊结构上,所述双向连接骨架由上部外螺纹接头、中部台阶和下部凹凸球头三部分整体构成,台阶上设有搬转结构,凹凸球头于台阶下面沿凹凸球头上部圆周设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连接套管通过其内螺纹以及双向连接骨架的外螺纹接头与双向连接骨架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垫组处在双向连接骨架台阶上并被压合在连接套管与双向连接骨架之间,所述弹性减振橡胶包裹在凹凸球头外部并通过环形凹槽硫化固定在双向连接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减振橡胶的下部顶端与振动器的上端面之间具有一个定值间距。
本实用新型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其中所述定值间距根据减振系统与振动器磨损后的间距状况由弹簧垫组保证。
本实用新型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其中所述弹簧垫组由若干个弹簧垫组成。
本实用新型振动桩锤顶部防冲击可调保护机构,其中所述搬转结构由搬动杆插孔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