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337.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莫中开;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F21S11/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井 光导照明 地下车库 挡水罩 本实用新型 光纤照明器 阳光接收器 光导装置 阳光照明 聚焦镜 凹面 技术方案要点 聚焦点位置 通风口 端面设置 柔性光纤 供空气 上端 竖直 下端 通风 雨水 贯穿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旨在方便引导阳光照明地下车库,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地下车库上方建筑的通风井道,所述通风井道上端面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道的挡水罩,所述挡水罩与所述通风井道上端面之间留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井道内设置有光导装置,所述光导装置包括设置于挡水罩上端面的凹面阳光聚焦镜、设置于所述凹面阳光聚焦镜聚焦点位置的阳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通风井道下端面的光纤照明器,所述光纤照明器与所述阳光接收器通过柔性光纤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能够通风的同时,引导阳光照明地下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
背景技术
建筑地下车库现采光通风多采取电力照机械通风方案,车库运营时,既耗费了大量的电能,又大大增加了车库的运营成本,因此,如何解决地下车库自然采光通风问题成为降低车库能耗,减少车库支运营成本的难题。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利用外界的自然光对地下车库进行照明,同时又能够改善地下车库通风条件,从而降低车库能耗,减少车库支运营成本的地下车库输光通风井。
公告号为CN20416334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地下车库输光通风井,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地下车库结构层的输光通风筒,输光通风筒内壁覆盖有弹性反射膜,输光通风筒上端伸出建筑楼顶并固定有排气口,输光通风筒下端伸出地下车库楼地层面板外并固定连接有照明罩,采光帽为透明钢化玻璃制作而成并遮盖于排气口上方。
上述方案中通过输光通风筒达到对地下车库进行通风,同时通过输光通风筒将太阳光引导至地下室,达到对地下室照明,但是通过输光通风筒进行同时,空气中的灰尘会粘附于输光通风筒内壁上,从而导致输光通风筒内壁的弹性反射膜被灰尘覆盖,起不到对太阳光引导在作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能够通风的同时,引导阳光照明地下车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光导照明的通风井,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地下车库上方建筑的通风井道,所述通风井道上端面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道的挡水罩,所述挡水罩与所述通风井道上端面之间留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井道内设置有光导装置,所述光导装置包括设置于挡水罩上端面的凹面阳光聚焦镜,设置于所述凹面阳光聚焦镜聚焦点位置的阳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通风井道下端面的光纤照明器,所述光纤照明器与所述阳光接收器通过柔性光纤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照射到凹面阳光聚焦镜后反射并聚焦到阳光接收器位置,然后通过阳光接收器传输至光纤并通过光纤照明器照射出来,从而使地下停车库变明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井道内设置有方便通风的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通风井道侧壁且呈环形的转动环、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内壁的扇叶、与若干个扇叶固定连接并与转动环同心设置的连接环、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风井道侧壁并驱动转动环转动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并抵接于转动环内壁的抵接轮,所述通风井道侧壁开设有供转动环转动且呈环形的滑槽,所述抵接轮转动轴向呈竖直设置,所述柔性光纤穿设于所述连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抵接轮转动,抵接轮带动转动环转动,从而使扇叶转,并促进通风井道内的空气流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环内穿设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风井道侧壁,所述柔性光纤穿设并固定连接于固定套管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套管可以固定住光纤,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光纤与连接环接触而导致光纤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的L形中庭导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楼层建筑垃圾清理通道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