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4817.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号芝;钟剑文;吴雪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75 | 分类号: | G01R19/17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建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压元件 过零检测电路 充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 低功耗 分压 光耦隔离电路 交流电源 整流电路 采样 交流电源过零 电路结构 过零检测 过零信号 级输出 并联 放电 导通 功耗 火线 零时 零线 全波 串联 充电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零检测电路,特别地涉及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整流电路、分压元件、充放电电路和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分压整流电路和分压元件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的火线与零线之间,所述充放电电路与分压元件并联,在交流电源非过零时,分压元件的分压给充放电电路充电;在交流电源过零时,充放电电路通过分压元件放电,同时驱动光耦隔离电路导通,使其次级输出过零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过零检测,功耗低,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实现全波采样,提高采样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零检测电路,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过零检测指的是在交流系统中,当波形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经过零位时,系统作出的检测,过零检测广泛应用于开关控制电路中,特别是大功率器件的开关控制电路,通过过零检测,可以使大功率器件的开关控制电路在交流电源过零点时进行开关通断切换,避免了开关进行通断切换的过程发生打火花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延长了电器的使用寿命。
过零检测是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来实现的,但现有的过零检测电路待机功耗大。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改进的过零电路有可能达到零待机功耗,但其电路复杂,需要增加继电器或者固态继电器来控制过零采样电路的通断,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较简单的过零检测电路只能进行半波采样,采样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整流电路、分压元件、充放电电路和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分压整流电路和分压元件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的火线与零线之间,所述充放电电路与分压元件并联,在交流电源非过零时,分压元件的分压给充放电电路充电;在交流电源过零时,充放电电路通过分压元件放电,同时驱动光耦隔离电路导通,使其次级输出过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整流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单元。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电阻R14和R15,所述全桥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8、D9、D10和D11,所述电阻R14的第一端接零线AC_N1,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接二极管D8的正端和二极管D11的负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接火线AC_L1,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接二极管D9的正端和二极管D10的负端,所述二极管D8和D9的负端同时接分压元件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0和D11的正端同时接分压元件的第二端。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容C12,所述电容C12接在电阻R14和R15的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元件为分压电阻R16。
更进一步的,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电容C13、二极管D12和NPN三极管Q1,所述电容C13的第一端分别与分压电阻R16的第一端和光耦隔离电路的初级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12的正端,所述二极管D12的负端接分压电阻R16的第二端,所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耦隔离电路的初级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2的正端,所述NPN三极管Q1的基极接二极管D12的负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由型号为LTV-817的光耦U4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耦U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端接电容C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端接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光耦U4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8接5V电源,所述光耦U4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U4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18之间的节点接电阻R19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9的第二端为过零信号输出端。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阻R17,所述电阻R17串联在光耦U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端与电容C13的第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隔离式开关电源过零检测电路
- 下一篇:带隔离的交流电压采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