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式回收烟气中溶剂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4496.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岳金彩;齐学正;程华农;郑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塔 变径 水循环槽 洗涤 换热器 溶剂油 中转罐 废水输送泵 纤维除雾器 回收烟气 水循环式 废水 工段 工业排放标准 洗涤水循环泵 斜板式隔油池 本实用新型 洗涤塔塔顶 底部连接 风机连接 外排烟气 有效吸收 主体结构 回收 回收油 集油管 可循环 输送泵 吸收剂 斜板组 风机 烟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式回收烟气中溶剂油的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洗涤塔工段与回收油工段;洗涤塔工段包括洗涤塔风机、变径洗涤塔、换热器、纤维除雾器;回收油工段包括洗涤水循环槽、废水中转罐、废水输送泵、回收油输送泵等;洗涤塔风机连接在变径洗涤塔底部,变径洗涤塔上部制有纤维除雾器,换热器与变径洗涤塔塔顶连接;洗涤水循环槽为斜板式隔油池,包括斜板组、集油管等;洗涤水循环槽底部连接废水中转罐,废水中转罐另一侧与废水输送泵相连;洗涤水循环槽经洗涤水循环泵和换热器连接在变径洗涤塔上部。该装置能有效吸收烟气中的溶剂油,使外排烟气达到工业排放标准,且吸收剂可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生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溶剂油的烟气吸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循环式回收烟气中溶剂油的装置,属于气体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医疗企业生产工序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溶剂油(即沸程为210℃-250℃的烷烃)。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溶剂油的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研制发明一种回收烟气中溶剂油的装置,实现对烟气中溶剂油的回收再利用以及烟气的环保排放,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现有的烟气吸收设备处理工艺繁杂,工作效率低下。企业普遍所采用的烟气吸收工艺也只是对可溶性气体的物理或化学吸附,被吸收物质难以与吸收液分离,不能及时有效地回收被吸收物质,吸收液也难以循环利用,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资源浪费巨大的缺点。
中国实用新型(CN205199257U)公开了一种油品配制烟气吸收装置,包括油品配制管路、烟气管路、洗油管路、烟气吸收装置和气体排放装置,并未包含除雾器等装置,也没有具体公开吸收剂以及吸收剂是否可循环,且该实用新型的装置为吸收-除雾于一体的变径塔吸收装置,与本发明装置在用途、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差别较大。
中国发明专利(CN102463022B)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吸收方法和装置,综合应用吸收法和冷凝法,利用洗油吸收烟气中的有机物,利用冷却水间接冷却沥青烟气,该发明中所述烟气中的沥青等不凝物质经过冷却就可实现分离,与本发明装置所要解决的烟气中溶剂油回收问题在装置设计、技术工艺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有显著不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寻求提供一种水循环式回收烟气中溶剂油的装置,它能有效地吸收烟气中的溶剂油(即沸程为210℃-250℃的烷烃),使外排烟气达到工业排放标准,且吸收剂可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生成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水循环式回收烟气中溶剂油的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洗涤塔工段与回收油工段两个结构部分;其中,洗涤塔工段包括洗涤塔风机、变径洗涤塔、换热器、纤维除雾器;回收油工段包括洗涤水循环槽、废水中转罐、废水输送泵、回收油输送泵、洗涤水循环泵;在洗涤塔工段,变径洗涤塔分为下部内径小的吸收段和上部内径大的除雾段;洗涤塔风机连接在变径洗涤塔底部,变径洗涤塔上部除雾段内部包括悬挂式安装的顶部封头可拆卸的纤维除雾器,换热器与变径洗涤塔塔顶连接;在回收油工段,洗涤水循环槽采用斜板式隔油池结构,包括进水管、斜板组、出水管、集油管;洗涤水循环槽底部连接废水中转罐,废水中转罐另一侧与废水输送泵相连,洗涤水循环槽还连接回收油输送泵;洗涤水循环槽经洗涤水循环泵和换热器连接在变径洗涤塔上部;所述斜板式隔油池中斜板倾斜角度为60°,斜板间距为58mm,斜板式隔油池由55块完整斜板构成,长度1732mm,斜板式隔油池池壁上均匀分布制有加强筋以增加结构的稳固性;所述纤维除雾器为13μm的过滤床层及不锈钢骨架。
所述斜板为异向流形式,洗涤水由上而下流经斜板,而油珠则逆水而上浮,在斜板内分离出来的油粒沿斜板的峰顶向上浮,上浮的油流出斜板后在水面形成油膜,经集油管排走,废水从出水管进入废水中转罐再从废水中转罐下部的排水口最后经废水输送泵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后脱碳NGCC集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家具甲醛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