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瓶用防拆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1310.0 | 申请日: | 201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简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金盟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块 导通 标签 电路 本实用新型 瓶盖 芯片 防拆电子标签 感应标签 包装瓶 瓶体 断裂 分离配合 货物出售 系统识别 终端芯片 可折断 拧开 货物 检测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瓶用防拆电子标签,包括RFID感应标签,作为改进,所述的标签上设有工作的芯片或电路,标签包括可折断或分离配合的第一、第二标签块,所述的第一标签块设置于瓶盖上,第二标签块设置于瓶体上,所述的标签位于第一、第二标签块之间设有导通芯片或电路工作的导通线路,所述的导通线路随第一、第二标签块拆断或分离而断裂。本实用新型在标签上设有工作的芯片或电路,在标签位于第一、第二标签块之间设有导通芯片或电路工作的导通线路,第一标签块设置于瓶盖上,第二标签块设置于瓶体上,消费者在拧开瓶盖,感应标签的导通线路即会随第一、第二标签块而断裂,从而终端芯片或电路的工作,而不能被检测到,将默认为货物出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标签与货物分离,而不能被系统识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瓶用防拆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自动售货系统的商品上需要设置感应标签,来确定商品是否被买走,买家购买商品的同时,通常会将商品及附着于其上的标签同时带走。由于该标签成本较高,而对于消费者无使用或保留价值,随商品携带会退推高商品的成本,随商品残留物被扔掉,又会造成极大浪费和污染。
自动售货柜依靠RFID感应标签确定瓶体的商品是否售出,容易存在瓶体被拿走而丢下电子标签于柜中,而不能被自动售货柜的系统识别出货物被售出而扣款,从而容易导致货物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使用可防止包装瓶类商品容易丢失的包装瓶用防拆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瓶用防拆电子标签,包括RFID感应标签,作为改进,所述的标签上设有工作的芯片或电路,标签包括可折断或分离配合的第一、第二标签块,所述的第一标签块设置于瓶盖上,第二标签块设置于瓶体上,所述的标签位于第一、第二标签块之间设有导通芯片或电路工作的导通线路或天线,所述的导通线路或天线随第一、第二标签块拆断或分离而断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标签块上设有控制工作的芯片或电路,所述的第一标签块设置于瓶盖上,所述的第二标签块上设有连通芯片或电路工作的导通线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第二标签块相互连接,之间设有易折痕,所述的导通线路或天线穿过易折痕。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瓶盖包括与瓶盖可分离连接且卡套于瓶口的盖圈,所述的第一、第二标签块,分别设置于瓶盖与盖圈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第二标签块为印刷的电路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RFID感应标签为高频、超高频或NFC感应标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标签上设有工作的芯片或电路,在标签位于第一、第二标签块之间设有导通芯片或电路工作的导通线路或天线,第一标签块设置于瓶盖上,第二标签块设置于瓶体上,消费者在拧开瓶盖,感应标签的导通线路或天线即会随第一、第二标签块而断裂,从而终端芯片或电路的工作,而不能被检测到,将默认为货物出售。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标签与货物分离,而不能被系统识别的问题。
进一步的可通过商业行为回收有较高价值的芯片或电路的第一标签块,节约成本,可二次利用,基本不会造成电子垃圾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案例包括RFID感应标签,标签1上设有工作的芯片或电路,标签1包括可折断或分离配合的第一、第二标签块11、12,第一标签块11设置于瓶盖上,第二标签块12设置于瓶体上,标签1位于第一、第二标签块之间设有导通芯片或电路工作的导通线路或天线,导通线路或天线随第一、第二标签块拆断或分离而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简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简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1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