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净化饮用水的生物电化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0324.0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顺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傲自然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C02F9/1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电化学系统 饮用水 净化 阴极 本实用新型 家庭饮用水 进水电磁阀 净水器壳体 压力储水桶 饮用水净化 重金属离子 自动控制器 阳极 反冲洗口 高压开关 流量调控 生物净化 水流开关 直流电源 超滤膜 反冲阀 进水口 有效地 水口 余氯 隔膜 应用 终端 供水 宾馆 办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净化饮用水的生物电化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阳极(1)、阴极(2)、隔膜(3)、直流电源(4)、水流开关(5)、自动控制器(6)、反冲阀(7)、超滤膜(8)、净水器壳体(9),压力储水桶(10),高压开关(11),进水电磁阀(12)、流量调控开关(13)、进水口(14)、净化水口(15)与反冲洗口(16)。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家庭饮用水的生物净化,也可应用于学校、宾馆、办公场所等供水终端的饮用水净化领域。该系统能有效地除去饮用水中含有的微量余氯类物质,以及多种重金属离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饮用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饮用水的生物电化学系统。
技术背景
自来水厂对原水经过沉降、过滤、消毒等处理后经管网输送到用户,其中氯气消毒是抑制大肠菌群等有害微生物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系统,许多城市、城镇饮用水源遭受严重污染。由于现有自来水处理工艺对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有限,氯气消毒产生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如卤乙酸(HAAs)、卤甲烷 (THMs)、亚硝胺、致诱变化合物(MX)等产物大幅增加。残留的余氯不仅造成人体感官严重不适,还造成输水管道内大量铅、锌、镉等重金属离子的溶出。这些污染物都具有浓度低、环境持久、生物累积、慢性毒性效应和高生物毒性的特点。
在家庭用水终端,各类净水器用于饮用水的净化,主要包括超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主要工艺,其中还结合亚硫酸钙、KDF合金脱氯工艺强化净水效率。消毒副产物大多是一些小分子的污染物,常规的过滤膜对其净化效率非常有限(“纳滤/ 反渗透分离中有机物的特征参数对截留率的影响研究,膜科学与技术,2006,26, 36-40”,“反渗透、纳滤膜技术脱除小分子有机物的研究进展,膜科学与技术,2009, 29,1-10”)。超滤膜、活性炭以及反渗透膜自身不能降解污染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污染物的积累、空隙堵塞造成净水效率大幅下降,过滤膜的频繁更换大幅增加了家庭净水的成本。此外,饮用水中的余氯会快速降解以聚酰胺为基材的反渗透膜,给反渗透出水带来安全隐患。
大量文献表明,饮用水中的大量有机污染物都可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得以去除(“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给水排水,2007,33,13-19”,“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河南化工,2014,31,25-30”,“氯代有机污染物在厌氧条件下还原脱氯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43-48”,“Removalof haloacetic acids by ozone and biologicallyactive carbon, ScienceAsia(通过臭氧和生物活性炭去除卤乙酸,科学亚洲),2008,34,293-298”,“ReductiveDehalogenation of Trichloroacetic Acid byTrichlorobacterthiogenes gen.nov.,sp.nov.(三氯乙酸还原脱卤三氯乙酸),AEM,2000,66,2297-2301”,“Biodegradation ofHaloacetic Acidsby Bacterial Isolates and Enrichment Cultures fromDrinkingWater Systems,Environ.Sci.Technol(饮用水系统中的细菌分离物和富集培养物对Haloacetic Acids的生物降解,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43,3169–3175”)。而重金属离子则可通过微生物细胞吸附(“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58-63”,“电生物膜处理重金属离子有机废水,水处理技术,2005,31,45-48”)。其中,生物膜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是饮用水源水净化的主要工艺,目前,仅有少数饮用水厂(约占2%)采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或生物膜的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深度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傲自然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傲自然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0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