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夹持型产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0271.2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姚江林;茶光忠;胡闻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永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体 握柄 螺纹杆 产钳 内螺纹筒 自动夹持 本实用新型 弹性装置 焊连 内螺纹套筒 夹持状态 两端开口 螺纹连接 器材领域 转动连接 弹簧筒 贯通筒 产科 侧端 夹持 铰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器材领域,尤其是自动夹持型产钳。该产钳包括钳体一、握柄一、钳体二和握柄二,握柄一与钳体一焊连,握柄二和钳体二焊连,握柄一与握柄二铰接,所述钳体一的侧端与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与钳体二连接,螺纹杆与内螺纹筒螺纹连接,内螺纹筒为两端开口的贯通筒体,弹性装置穿过内螺纹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夹持型产钳,通过螺纹杆与内螺纹套筒来调节夹持的行程范围,通过弹簧筒来保持拉力,从而让钳体保持夹持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器材领域,尤其是自动夹持型产钳。
背景技术
产钳是医院产科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当产妇有一些低位难产时,医生就会使用产钳,通过夹持住婴儿的头部,来帮助婴儿脱离母亲的产道。产钳操作简单,且助产效果显著。但是现有的产钳只能通过手部握紧挤压握柄,来保持两个钳体对于婴儿头部的压力,这种夹持方式较为费力,且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松手,否则会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产钳只能依靠手部持续施加夹持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夹持型产钳,通过螺纹杆与内螺纹套筒来调节夹持的行程范围,通过弹簧筒来保持拉力,从而让钳体保持夹持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夹持型产钳,包括钳体一、握柄一、钳体二和握柄二,握柄一与钳体一焊连,握柄二和钳体二焊连,握柄一与握柄二铰接,所述钳体一的侧端与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与钳体二连接,螺纹杆与内螺纹筒螺纹连接,内螺纹筒为两端开口的贯通筒体,弹性装置穿过内螺纹筒。
具体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筒。
具体地,所述弹性装置两端分别设有挂钩,弹性装置一端的挂钩勾设在螺纹杆端头上,弹性装置另一端的挂钩勾设在钳体一上的挂环上。
具体地,所述钳体二上设有板体,螺纹杆端头处垂直固定与轴杆,轴杆穿过板体上的轴孔。
具体地,所述钳体一和钳体二内端面上均通过销子与硅胶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夹持型产钳,通过螺纹杆与内螺纹套筒来调节夹持的行程范围,通过弹簧筒来保持拉力,从而让钳体保持夹持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筒与螺纹杆缩短连接长度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与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钳体一,2. 握柄一,3. 钳体二,4. 握柄二,5. 螺纹杆,6. 内螺纹筒,7.弹性装置,8. 挂环,9. 板体,10. 轴杆,11. 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筒与螺纹杆缩短连接长度的状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与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永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永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0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