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9653.3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明;郑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国美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拧紧机构 螺母 零扭矩 滑台气缸 螺栓连接 拧紧 定位套筒 阀帽螺母 支架 伺服电机 截止阀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弹簧组成 光纤检测 人工操作 深沟轴承 可回转 可检测 连接杆 丝杆座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包括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阀帽螺母拧紧机构、支架和定位套筒,所述阀帽螺母拧紧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分别与阀帽螺母拧紧机构和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配合使用,所述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由丝杆座、伺服电机、底座、滑台气缸、深沟轴承和弹簧组成,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光纤检测回位连接,所述滑台气缸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该拧紧机构,避免人工操作,手动拧紧,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可检测是否完成拧紧,检测到产品拧紧不合格时可回转再重新拧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拧紧机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
背景技术
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阀门之一。截止阀依靠阀杠压力,使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紧密贴合,阻止介质流通,因只许介质单向流动,所以安装时有方向性。截止阀可分为直流式截止阀、角式截止阀、柱塞式截止阀、上螺纹阀杆截止阀、下螺纹阀杆截止阀等,它们具有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的特点。但是现有的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手动拧紧,比较浪费体力,操作不方便,因此设计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截止阀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包括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阀帽螺母拧紧机构、支架和定位套筒,所述阀帽螺母拧紧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分别与阀帽螺母拧紧机构和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由丝杆座、光纤检测回位、螺母、套筒扳手、回位检测、拧紧轴、丝杆、单向轴承、外壳、链条传动组、伺服电机、底座、滑台气缸、伸缩轴、轴套、深沟轴承和弹簧组成,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光纤检测回位连接,所述滑台气缸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传动组与伸缩轴连接,所述伸缩轴的外部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丝杆座,所述伸缩轴的外部一端套接有轴套,所述伸缩轴的一侧安装有深沟轴承,所述深沟轴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弹簧,所述伸缩轴的另一侧安装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通过丝杆与拧紧轴连接,所述拧紧轴的一侧安装有回位检测,所述回位检测的一侧安装有套筒扳手,所述套筒扳手的一侧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轴承与伸缩轴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座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拧紧机构,安装有单向轴承,轴承只可正转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螺母拧紧时,拧紧轴自动伸缩,拧紧完成后,通过光纤检测回位和套筒扳手自动旋转回位与螺母角度一致,避免上料时螺母与开口扳手发生碰撞;伺服电机拧紧,可检测是否完成拧紧,检测到产品拧紧不合格时可回转再重新拧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母零扭矩拧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轴区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国美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国美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9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