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轮式混凝土填缝背衬材料压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3764.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凡锋涛;黎平;陈鹏飞;陈中;肖攀;金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4 | 分类号: | E01C11/04;E01C1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本实用新型 背衬材料 填缝 混凝土 滚轮式 压入 转轴 把手 安全实用 对称结构 技能要求 转轴两端 中心孔 闭口 开孔 填入 弯制 应用 穿过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式混凝土填缝背衬材料压入工具,包括一个滚轮、一根转轴、一根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中心设有开孔,将转轴穿过滚轮中心孔弯制闭口,转轴两端固定在把手上,所述滚轮为对称结构,两侧对称性挖去部分。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填缝部位填入背衬材料的施工。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对工人技能要求低、操作便捷、安全实用,可以被广泛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填缝背衬材料压入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机场飞行区道面和路面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填缝施工压入背衬材料时,并没有特别便捷有效的方法。混凝土施工缝宽度有限,十分狭小,而背衬材料是一种软塑状材料,如果工人徒手将其压入缝中,效率十分低下,并且压入深度深浅不一,深则浪费填缝材料,浅则不能保证填缝的有效深度。因此需要一种便捷有效的混凝土填缝背衬材料压入工具,对填缝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混凝土填缝背衬材料快速施工的工具。该工具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对工人的技术水平依赖较小,使用该工具压入背衬材料,可以一次到位,保证填缝的有效深度。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适用性广泛,安全实用,节省时间。
一种滚轮式混凝土填缝背衬材料压入工具,包括一个滚轮、一根转轴、一根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中心设有开孔,将转轴穿过滚轮中心孔弯制闭口,转轴两端固定在把手上,所述滚轮为对称结构,两侧对称性挖去部分。
所述的滚轮的中间轮与两侧轮的直径差Δd,且直径差为要求压入背衬材料的有效深度h,即Δd=h。
所述滚轮的中间轮的厚度b1,应小于混凝土缝宽b2,即b1<b2。
所述滚轮的中心开孔直径d1,应大于转轴直径d2,即d1>d2,确保钢筋顺利穿过钢质滚轮。
所述滚轮采用钢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转轴采用钢筋制作而成。
所述的把手采用镀锌钢管制作而成。
在使用时,先将背衬材料的端头部位压入施工缝中,然后将背衬材料沿缝摆放于施工缝的上方,最后使用滚轮工具从端部滚动压入背衬材料。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对工人的技术水平依赖较小,操作简便且安全,可以被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一个钢质滚轮1、一根钢筋转轴2、一根镀锌钢管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滚轮1中心设有开孔,将钢筋转轴2穿过钢质滚轮3中心孔弯制闭口矩形,钢筋转轴2两端固定在镀锌钢管把手3上,形成由人工双手操作可以滚动的工具。所述钢质滚轮1为对称结构,两侧对称性挖去部分。所述的滚轮的中间轮与两侧轮的直径差Δd,且直径差为要求压入背衬材料的有效深度h,即Δd=h。所述滚轮的中间轮的厚度b1,应小于混凝土缝宽b2,即b1<b2。所述滚轮的中心开孔直径d1,应大于转轴直径d2,即d1>d2,确保钢筋顺利穿过钢质滚轮。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确定填缝的有效深度、混凝土的缝宽、转轴钢筋的直径,按上述结构制作相应尺寸的滚轮。随后将钢筋穿过钢质滚轮的中心,钢筋弯制成矩形后两端焊接于镀锌钢管把手上,确保滚轮顺利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3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