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智能驱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3699.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丁陶;张惠荣;吴树宁;林杰欢;彭中文;朱辉良;李永祥;黄兆彪;周志远;张建锋;陈勇智;侯熙南;邱汉锋;陈晓儒;陈晓光;郭琳;黄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A01M29/16 | 分类号: | A01M29/16;A01M2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6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探测模块 被动红外探测器 噪音传感器 电源模块 声音模块 可调 输电线路杆塔 智能驱鸟装置 智能 接收探测模块 输电线路保护 本实用新型 分析判断 驱鸟装置 监测 检测 功耗 鸟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保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智能驱鸟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智能可调声音模块、电源模块和探测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智能可调声音模块、电源模块和探测模块;控制模块能够接收探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并能够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鸟类进入到检测范围并能够控制智能可调声音模块发出驱鸟声音;电源模块为整个驱鸟装置提供电能;探测模块包括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噪音传感器,探测模块能够将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噪音传感器的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噪音传感器本身功耗较小,且采用二者共同监测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保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智能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是架空输电线路激光驱鸟装置 CN 204519000 U该系统由工作主体和电源提供组成,工作主体包括激光管阵列单元、激光管驱动电源组和测控单元;激光管阵列单元发出空心圆环状光束,由环形基座以及置于环形基座内部呈环形阵列布置的若干个激光管构成;激光管驱动电源组提供激光管点亮电源;测控单元发送指令控制激光管驱动电源组启动。
另一种输电线路驱鸟装置(CN 202873660 U),包括滚轮、支架和监测系统,支架中的两个支臂与可自由转动的滚轮两端连接,监测装置固定于支架上。
还有一种专用于电力设备上的驱鸟装置CN 203538216 U,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壁上套合有转筒,转筒能够绕着支撑柱的轴线转动,转筒设置在夹紧装置的上方,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块迎风板,迎风板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且每一块迎风板上设置有两块反光镜,两块反光镜沿着该迎风板的中心线对称,两块反光镜的镜面之间的角度为120°至150°,对鸟类进行驱赶,利用风力转动迎风板。
总结起来目前驱鸟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把输电线路上鸟类有可能停落的地方做成放射的刺状,具体简单的就是固连很多钢筋做成刺状结构,这种结构鸟类不易停落,也起到了驱鸟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外观不雅,且更重要的是维修工人也无法到达,输电线路检修起来相当麻烦;另一种是通过音频或超声波或发射激光的方式驱赶鸟类,它是用一个感应器连接一个蜂鸣器,超声波或激光发生器,当鸟类接近输电线路时,启动感应器,再驱动蜂鸣器,超声波或激光发生器发出刺耳的噪音,超声波,或激光来驱赶鸟类,但是这种方式的最大缺陷是无法解决鸟类的适应性,长时间后,鸟类会适应这种噪音,超声波或激光,失去了驱鸟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声光污染,同时因工作时一直发出超声波或者光线,因而能耗高。另外一些装置,通过超声波智能驱鸟装置,利用雷达监测鸟类活动,当鸟类进入保护范围时才启动超声波驱鸟,能耗低,但该类装置有复杂的硬件及软件,制造成本高,并且雷达的能耗也高,不易大量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智能驱鸟装置,能够在有鸟类进入到监测范围后再发动驱赶操作,从而能够减少能耗,智能驱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3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学植物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农田驱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