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9319.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1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东;杨玲;刘伟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畅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6;C02F9/14;C02F101/3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微滤机 养殖池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质净化装置 有机物分离 恒温装置 节能高效 溶氧装置 生化箱 微滤 生化 生化过滤 水溢流口 有机组成 有机物 粗过滤 集水坑 底水 调温 排出 去除 增氧 过滤 污染物 | ||
1.一种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养殖池(1)、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有机物分离装置(A)、高压溶氧装置(B)和恒温装置(21),
所述养殖池(1)设有面水溢流口(2)和底水集水坑(3),以实现水体中污染物的有效排出;
所述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由微滤机(25)和生化箱(27)有机组成,所述微滤机(25)对所述水体进行粗过滤,所述生化箱(27)对经过所述微滤机(25)过滤的水体再进行三级生化过滤;
所述有机物分离装置(A)对所述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去除;
所述高压溶氧装置(B)增氧后的水经所述恒温装置(21)调温后回到养殖池(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由微滤机(25)和生化箱(27)有机组成,所述微滤机(25)设有进水口(22)、排污口(23)、配水腔(24)、转鼓电机(26)、转鼓(28)、安全罩(29)和反冲洗泵(36),所述水体从进水口(22)进入配水腔(24)后,均匀流入转鼓(28)内进行所述粗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生化箱(27)具有一级生化区(34),所述一级生化区(34)对经过所述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进行所述粗过滤后的水体进行所述三级生化过滤的第一级生化过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生化箱(27)具有二级生化区(33),所述二级生化区(33)对经过所述第一级生化过滤的水体进行所述三级生化过滤的第二级生化过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生化箱(27)具有三级生化区(32),所述三级生化区(32)对经过所述第二级生化过滤的水体进行所述三级生化过滤的第三级生化过滤,所述三级生化区(32)设有第一出水口(6)和第二出水口(7)。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微滤机(25)与所述一级生化区(34)之间设有通气槽(3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水体经所述一级生化区(34)处理后从第一底部穿孔板(30)进入到所述二级生化区(3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经所述二级生化区(33)处理后从第二底部穿孔板(31)进入到所述三级生化区(3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有机物分离装置(A)由第二水泵(9)、第一射流器(10)、蛋白质分离器(11)、止回阀(12)、臭氧发生器(13)、ORP在线监测仪(14)和ORP电极(15)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有机物分离装置(A)从所述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的第二出水口(7)取水,经第二水泵(9)增压后经第一射流器(10)进入蛋白质分离器(11)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回流到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的二级生化区(33),臭氧的投加量通过ORP在线监测仪(14)在线进行调节,ORP电极(15)设在蛋白质分离器(11)的出水管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有机物分离装置(A)的第一射流器(10)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13)相连,在所述有机物分离装置(A)的第一射流器(10)与臭氧发生器(13)的连接管中设有止回阀(1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高压溶氧装置(B)由溶氧罐(16)、第二射流器(17)、氧气发生器(18)、DO在线监测仪(19)和DO电极(20)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节能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所述微滤生化水质净化装置(5)处理好的水体经第一出水口(6)由第一水泵(8)增压,进入高压溶氧装置(B)进行增氧,高压溶氧装置(B)的第二射流器(17)的进气口与氧气发生器(18)相连,氧气的投加量通过DO在线监测仪(19)在线进行调节,DO电极(20)设在溶氧罐(16)的出水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畅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畅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93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