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8846.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9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清宁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黄绍彬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瓶体 外瓶体 艾灸 瓶体 本实用新型 定位支架 艾灸器 内部容腔 隔热腔 透气孔 内瓶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艾灸瓶体和艾制品定位支架,艾灸瓶体设置有透气孔,艾灸瓶体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瓶体和外瓶体,内瓶体和外瓶体的内部容腔相互隔绝,艾制品定位支架固定于内瓶体内,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有隔热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目前,常用的艾灸器具主要有手持式和固定式艾灸筒两种。固定式的艾灸筒通常利用绑带或胶带对艾灸筒进行固定,在治疗过程中,结构复杂,操作定位不便;手持式艾灸筒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操作,而燃烧艾制品过程中,容易造成艾灸筒侧壁发烫,烫伤医护人员;另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直接往外扩散,容易造成使用者流眼泪、打喷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的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艾灸瓶体和艾制品定位支架,艾灸瓶体设置有透气孔,艾灸瓶体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瓶体和外瓶体,内瓶体和外瓶体的内部容腔相互隔绝,艾制品定位支架固定于内瓶体内,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有隔热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外瓶体的顶部设置有艾条插接孔,内艾条插接孔与隔热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瓶体和外瓶体的瓶口连为一体,透气孔设置在瓶口的侧部,连通内瓶体的内部腔体,使内瓶体内部能够保持气体流通,使艾制品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艾制品定位支架包括定位杆和与定位杆对应的紧固件,定位杆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内瓶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外瓶体的艾条插接孔设置在定位杆的上方,可容纳螺丝刀进入,固定定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立向设置,从瓶体的顶部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内瓶体和外瓶体为一体成型的陶瓷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瓶体的瓶口向外翻折,形成手持位,使艾灸瓶体可应用于刮痧、拔筋等方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要由艾灸瓶体和艾制品定位支架构成的艾灸器结构,艾灸瓶体设置有透气孔,艾灸瓶体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瓶体和外瓶体,内瓶体和外瓶体的内部容腔相互隔绝,艾制品定位支架固定于内瓶体内,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有隔热腔,使得艾制品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不会直接往上扩散,避免呛到使用者。
2、本实用新型的外瓶体的顶部设置有艾条插接孔,内艾条插接孔与隔热腔相通,使艾灸器不仅仅可以燃烧艾柱,还能固定艾条燃烧,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艾灸瓶体 1-1、内瓶体 1-2、外瓶体 1-3、手持位 1-4、隔热腔1-5、艾条插接孔 2、艾制品定位支架 2-1、定位杆 2-2、紧固件 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清宁,未经冯清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8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艾柱成型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艾灸灸具膝盖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