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面玻璃幕墙交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5033.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孙海;王志强;王小星;高晓琴;梁惟祎;刁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框 多面 玻璃幕墙 交接结构 立柱 压块 本实用新型 玻璃板块 固定设置 平行玻璃 背对 开模 竖直 交接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面玻璃幕墙交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柱上的U槽和L型转接框,所述L型转接框为两个,背对U槽设置在U槽的两侧,竖直玻璃板块设置在U槽内,两块平行玻璃板块分别通过压块固定在L型转接框上,所述压块与L型转接框连接。本结构解决了现有在多面玻璃交接时需要重新开模的问题,且只需一个立柱方可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面玻璃幕墙交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的发展是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不光要住得踏实,而且还要住得漂亮。玻璃幕墙的存在不辱使命,玻璃幕墙已成当前公共建筑的主流,近年有些住宅也开始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因为玻璃幕墙独特优势是外观美丽大方,视野开阔,它打破了传统的实体墙与门窗的界限,巧妙地将建筑围护结构的使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建筑更具时代感和艺术性。
隐框玻璃幕墙为玻璃幕墙的一分支,是没有用以夹持玻璃并承重的铝合金外框,它是完全依靠结构胶把成百上千块的热反射镀膜玻璃黏结在铝型材框架上,玻璃之间的缝隙用密封结构胶黏接,整个形成一个大面积玻璃镜面,装饰于建筑物外立面的幕墙。1971年世界上出现了隐框玻璃幕墙,而我国在1994年才开始使用,并迅速形成“隐框玻璃幕墙热”。
但是现有建筑,在多个玻璃面(隐框玻璃幕墙)交接时容易出现不易固定或出现立柱“扎堆”的问题,影响建筑外立面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面玻璃幕墙交接结构,解决了现有在多面玻璃交接时需要重新开模的问题,且只需一个立柱方可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面玻璃幕墙交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柱上的U槽和L型转接框,所述L型转接框为两个,背对U槽设置在U槽的两侧,竖直玻璃板块设置在U槽内,两块平行玻璃板块分别通过压块固定在L型转接框上,所述压块与L型转接框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玻璃板块之间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压块与L型转接框螺纹连接,所述L型转接框上设有用于支撑玻璃板块的支撑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压块的螺纹孔。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玻璃板块之间的隔热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此结构运用到多面玻璃的交接安装中,不仅安装简单、无需开模,而且安装完成后也不会影响外立面美观。可应对现在乃至以后玻璃幕墙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外形。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L型转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面玻璃幕墙交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柱4上的U槽1和L型转接框2,L型转接框2为两个,背对U槽1设置在U槽1的两侧,竖直玻璃板块5设置在U槽内,两块平行玻璃板块分别通过压块3固定在L型转接框2上,压块3与L型转接框2连接。其中8为隔热条,6为密封胶,7为胶条。立柱4采用240X166X10热镀锌钢矩管,外侧设有1.5mm的不锈钢板,L型转接框采用铝合金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块3与L型转接框2螺纹连接,所述L型转接框2上设有用于支撑玻璃板块的支撑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压块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5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超大跨度的U型玻璃幕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材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