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幕墙上下立柱连接及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3630.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8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李亚秋;赵宇;陈青术;牟彬;熊联波;熊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套芯 幕墙立柱 空腔 幕墙 主体结构梁 固定系统 立柱连接 插装部 受力 系统利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 简支悬挑梁 连接位置 受力模型 顶端处 连接点 插装 底端 端头 减小 支梁 并列 跨度 封闭 转化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幕墙上下立柱连接及固定系统,包括上部立柱、下部立柱、以及连接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的套芯,套芯为中间并列设有两个空腔的封闭型材,上、下部立柱的端头形成可与套芯内一个空腔相配合的插装部,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通过插装部对应插装在套芯的一个空腔内;该系统利用结构梁的高度,将幕墙立柱与结构的连接点布置在靠近主体结构梁底端处,将幕墙上下部立柱的连接位置布置在靠近主体结构梁顶端处,这样既减小了幕墙立柱的受力跨度又将幕墙立柱受力模型从简支梁转化为了受力更好的简支悬挑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幕墙上下立柱连接及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外立面要求越来越高,幕墙在建筑外立面的使用越发广泛,但是幕墙的成本远远高于传统外装饰材料,所在当今经济化要求较高的前提下,降低幕墙成本并保证幕墙结构安全性是幕墙领域发展的方向。而传统幕墙上、下部立柱连接位置处于层间结构梁与立柱的连接处,这样导致幕墙立柱的计算跨度均为建筑的层高,幕墙立柱受力模型为两端铰接的简支梁,存在幕墙立柱受力跨度大、受力不合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施工方便、受力合理的幕墙上下立柱连接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幕墙上下立柱连接及固定系统,包括上部立柱、下部立柱,还包括连接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的套芯,所述套芯为中间并列设有两个空腔的封闭型材,所述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的端头处均开设有让位缺口,使上、下部立柱的端头形成可与套芯内一个空腔相配合的插装部,所述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通过插装部对应插装在套芯的一个空腔内;所述下部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位置位于结构梁底端处,所述上、下部立柱的连接位置位于结构梁的顶端处。
进一步,所述下部立柱上的插装部与套芯间通过螺钉紧固;所述上部立柱的让位缺口处与套芯间填充有密封胶。
进一步,所述套芯为铝合金型材,且其上的两个空腔等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现场安装简单、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此连接系统改变了幕墙立柱的受力模型,使幕墙立柱受力模型更为合理并大大减少幕墙立柱的型材截面,从而降低幕墙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组装图;
图4为套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幕墙上下立柱连接及固定系统,包括上部立柱4、下部立柱7,还包括连接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的套芯3,所述套芯3为中间并列设有两个空腔的封闭型材,所述上部立柱4与下部立柱7的端头处均开设有让位缺口,使上、下部立柱的端头形成可与套芯内一个空腔相配合的插装部6与2,所述上部立柱与下部立柱通过插装部对应插装在套芯3的一个空腔内,这样,上、下部立柱通过套芯约束立柱的水平位移,竖向则可自由伸缩,满足幕墙龙骨的设计原理。下部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位置靠近结构梁底端,所述上、下部立柱的连接位置靠近结构梁的顶端使幕墙立柱形成简支悬挑梁的受力模型。
安装时,下部立柱先与套芯插接,并采用自攻螺钉1将下部立柱上的插装部与套芯进行固定;然后将上部立柱直接插接于套芯另一空腔内,并在上部立柱的让位缺口处与套芯间填充有密封胶5;最后将幕墙立柱通过转接件、埋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
本实施例中套芯3为铝合金型材,且其上的两个空腔等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3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节能玻璃幕墙
- 下一篇:一种明框玻璃幕墙支撑系统